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发生需要多长时间,以及癌症晚期能活多长时间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确诊癌症之后,一定要积极地配合治疗,因为癌症的危害程度非常的大,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完全控制体内的癌症,所以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早检查早治疗,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生存率。
有的人的身体出现了明显的不良症状,但是这个时候的癌症已经发展到了晚期,甚至出现了癌细胞扩散转移的风险,一旦属于这种情况,身体就会出现变化,所以我们更应该提前了解。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01
癌细胞发生转移,一般需要多久?出现转移后,还有必要治疗吗?
大量研究发现,癌症转移应该是人体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是癌细胞从体内最初的部位扩散到另一个部位。也就是人体肿瘤当中的细胞分离,并穿过人体的血液到达身体另一个部分,并且在里边附着开始繁殖成新的肿瘤时,通常会发生这种情况。
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就是尽管医学界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对于转移的癌症仍然是知之甚少,其克隆进化也是如此。除了癌症治疗是否能够成功之外,科学家甚至还没有真正地了解药物治疗,对人体转移性肿瘤的影响。
所以他们不断地收集一些情况,甚至分析一些患者,然后进行基因研究,其中就包括直肠癌乳腺癌或者是肺癌患者,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数据包括尚未接受治疗的肿瘤遗传信息。
研究的结果就是,转移肿瘤中的克隆突变数低于预期,这提示播种发生在继发性肿瘤的发展早期,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早于几年。他们还发现治疗对克隆进化有影响-治疗过的转移肿瘤比未治疗的肿瘤具有更多的个体突变。
众多的研究人员甚至使用了一种计算的方法来估算被研究患者发生转移播种与首次进行活检之间的时间间隔。研究发现平均是两到四年一次。他们认为,此类癌症的扩散可能会在原始肿瘤发生转化后立即发生,并且诊断可能需要很多年。
02
癌细胞转移的方式
1、种植转移——瘤细胞脱落后种植到另一部位,如内脏的癌播种到腹膜或胸膜上
2、直接蔓延到邻近部位
3、淋巴转移——原发癌的细胞随淋巴引流,由近及远转移到各级淋巴结,也可能超级转移,或因癌阻碍顺行的淋巴引流而发生逆向转移。
4、血行转移——癌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隔部位如肺、肝、骨、脑等处,形成继发性肿瘤
03
发生转移了,还有必要治疗吗?
其实人体当中的癌症已经扩散,我们还是应该去救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癌症扩散,也就是说肿瘤从单一的器官转移到其他器官,就是癌症的晚期,对于这种阶段的癌症病人来说,治愈率是非常低,但是我们还是要去积极的治愈。
很多人不明白,但是有的人虽然被确诊是癌症的晚期,治疗之后能够存活10年,如果没有积极的治疗,可能很快就会结束生命,所以面对癌细胞扩散,我们还是一样,要进行积极治疗的。
但是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本身相治疗的欲望做一个综合做一个治疗方案,来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虚弱、消瘦、绝望、萎靡不振,亦或痛苦不堪,这是大多数人印象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样子,然而,总有不同寻常的患者能打破这种刻板印象。
前段时间在外地巡诊,刚到门诊楼下,就听见有人远远地喊笔者,一看,是个跟了我近10年的肝癌患者。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红光满面、身体硬朗的老人,曾经是一位晚期肝癌患者,甚至被当地两家医院的医生摇头说过继续治疗的意义不大。
只有当他掀起上衣,露出腹部那一道道伤痕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原来他也是一位饱受抗癌治疗之苦的患者。
初次见到该患者时,他并不知晓自己患的是癌,家属也提前跟我打了招呼,先瞒着他,只说是肝上长了一个囊肿,来用中药调理调理让囊肿缩小。
第二次再见面时,患者精神状态明显不对,一幅垂头丧气、失了魂的样子,未等坐定就问我“教授,你跟我说实话,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绝症,如果是绝症我就不治了”。
家属是一脸紧张,欲言又止,想要阻止我说出实情。但此时再隐瞒无异于导演一场长期、全天候的话剧,患者的疑心对控制病情毫无效益。
我示意家属放宽心,从前一次与该患者的交谈情况来看,告知他实情其实更能获益,因为后面的治疗不仅仅是又苦又涩的中药,还可能涉及介入、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等,每一项都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
但笔者并没有和盘托出,只是告诉他肝左内叶上有一个肿块,这个肿块的大小、分期、性质注定了这条治疗之路不会平坦,但是积极配合治疗还是很有希望的。
同时又给他介绍了几位同类型且恢复得不错的患者。谈话过程中,我也在观察患者的表情,从怀疑到沮丧,最后到镇定,似乎下定决心,然后说了句“只要有希望,我就治”!
有句话说“怕走崎岖路,莫想攀高峰”,只有不畏艰难,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看到胜利的曙光。
往后每次复诊,我都会告诉他接下来会是什么治疗,可能会陷入什么困境,需要做好什么准备,患者也都一一配合。
连服3个月中药后,患者各项指标都有了向好趋势,我便建议联合介入治疗,也提前跟他打好预防针,因为分期较晚,复发的概率比较大,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患者也都欣然应允,表示再难也会扛过去。
在连做四次介入后,患者身体消耗近乎到了极限,但好在心态调整得很好。再次复诊时,患者戏谑自己的命是真硬,已经感觉有一只脚踏入鬼门关了,阎王爷还是放过了他,那他就更要好好地活着!
其后也多次出现病情反复、靶药耐药等问题,但都有惊无险的度过。
患者时常感慨自己极其幸运,一次又一次的癌细胞动荡没有将自己打垮,反而让自己更加坚强!也慢慢理解“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开始理性接受它、面对它。只要人还在,就还有希望,抗癌过程中那些难捱的昏暗与伤痕终将会散去。
有个词语叫“人定胜天”,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其实是对人的力量的过高界定!
人未必能胜天,但人一定可以战胜自己,人生的每一次低谷,其实都是生命历练的一座高山,当战胜自己,不畏艰难,翻越高山,那生命将会回馈更多的精彩!
中新网广州2月13日电 (记者 蔡敏婕)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疾病负担沉重,亟需创新疗法带来长期生存希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华近日在广州表示,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刷新了PD-1抑制剂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生存纪录,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成为晚期胃癌新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也为全球和中国胃癌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胃癌成为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因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病情比较隐匿,所以多数中国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进展期或晚期。晚期胃癌患者转移比例高、肿瘤负荷大,由于消瘦和营养不良导致治疗耐受性下降,一线治疗时机尤为关键。
徐瑞华指出,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过去化疗是主要的一线标准治疗,但其应用已经面临疗效瓶颈,中位总生存期(OS)不超过1年。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持久的免疫应答,能有效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随着证据累积,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胃癌晚期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为回答东西方差异、方案差异等众多的临床问题,为患者找到更适合的治疗选择,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RATIONALE305研究应运而生。
RATIONALE305共纳入了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141家中心的997例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近半数来自中国以外地区,使得整体研究结果成为适用于不同国家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人群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PD-L1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高达17.2个月,这一突破刷新了全球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新纪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刘天舒表示,对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延长了50%的生存期是非常不易的。上述研究显示,到两年的时候还有22%患者疾病是稳定的,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当胃癌不再成为恐惧之时就成为慢性病了,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开发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晚期胃癌患者找到出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潘宏铭表示,这是一项由中国专家作为全球牵头研究者引领的全球性胃癌多中心3期的研究,将改写晚期一线胃癌治疗的标准方案。
目前,替雷利珠已获批九大适应症,并成为纳入医保适应症最多的PD-1抑制剂之一,覆盖肺癌、肝胆胰肿瘤、胃肠肿瘤、食管癌等多个实体肿瘤高发瘤种。获批的九项适应症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成为纳入医保适应症最多的PD-1抑制剂。
徐瑞华指出:“RATIONALE305研究设计之初就将其定义为全球未来标准治疗的新模式来进行探索,这一试验从研究设计到用药的方案选择非常适合亚洲和欧美,期待全人群的阳性结果,病人的生存期有望比原来预期更长。”
据介绍,2023年,替雷利珠还有多项适应症有望于中国及海外获批,满足更多患者未尽之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