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用吗啡,以及癌症吗啡止痛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止痛药必须按时吃吗?
举个例子,高血压和糖尿病这种慢性病的患者都知道要按时服药才能控制好血压、血糖,癌痛也是一样的,它也是24小时持续存在的,按时吃药才能让患者身体里的药物浓度稳定,从而很好地控制疼痛。如果总是打乱规律,让药物的浓度忽高忽低,形成疼痛的恶性循环,后期甚至会出现用更大的剂量都控制不住疼痛的现象,所以癌痛患者一定要按时吃药,保持血药浓度的稳定。
如果患者出现了爆发痛怎么办?要忍着等到下次吃药的时间吗?
癌症患者的疼痛类型各种各样,有爆发痛是很正常的,所谓爆发痛就是患者在原本稳定、持续的疼痛基础上出现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如果出现了,不需要忍痛,及时求助医生,只要医生做出诊断,会按患者的病情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即释片(短效的吗啡片),服用后15分钟就能起效,60分钟达峰值。
如果患者总是出现爆发痛,说明患者一直按时吃的止痛药已经不能有效镇痛了,需要联系医生进行调整。
如果患者主要是晚上疼,可以改成晚上吃药吗?
也有患者问,我就晚上疼白天不太疼,能不能晚上吃药?我认为是可以酌情考虑的。有的患者白天分散注意力后可以四处活动,疼痛感没有那么强烈,可以稍微减一点剂量,到了晚上夜深人静,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越想越疼,可以适当加一点剂量。但任何剂量的调整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服用止痛药的同时患者可以服用其他药物吗?比如疼得睡不着的时候可以加用安眠药吗?
止痛药和其他药物是可以同时用的,但是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不要手里拿一把药一起吃下去,因为很多药物之间有相互反应,甚至会产生一些毒性,建议患者服用多种药物时,每种的服药时间间隔开半小时。
还有患者问止痛药是否能和安眠药同时服用?答案是可以的,合理使用时,两种药物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比如有的患者晚上失眠辗转反侧,这时对疼痛感受也更敏感,与其加大镇痛药物的剂量,不如稍微加一点安定镇静的药物,也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进入睡眠状态。
如果现在的药物剂量不能有效地控制疼痛,患者可以自己加大剂量吗?
如果疼痛控制不住了,加大药物剂量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增加药物的量是原来基础用药的20%,比如患者原来一天吃100毫克吗啡(一天吃2次药,一顿就是吃50mg),加药是加20%的药量,也就是20毫克,所以现在患者一顿吃60mg吗啡,一天一共吃120mg。
如果患者加过两次药还是不管用,那一定要咨询医生,是不是有新的问题出现了,是病情加重了?还是出现了其他症状,需要辅助用药?如果只是一味加药,不仅疼痛没有控制好,副反应还越来越重,这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患者忘记按时服用药物,该怎么处理?
如果患者这顿药忘了吃,忘了吃的那顿就不用专门去补了,如果出现爆发痛就按爆发痛处理,以后的药按时吃就好。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有很好的习惯,会把用药的时间、效果、吃药后的副反应都详细记录下来,这样来就诊时,医生就能迅速地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患者可以自己停药吗?擅自停药会有什么后果?
患者擅自停药,会引起突然的撤药反应,比如大汗淋漓、疼痛加剧等,这会让患者非常难受。如果患者觉得疼痛控制得很好,医生会帮助您逐渐减量、停药。比如您现在吃的是100毫克的吗啡,就先减20%~30%,也就是变成一天吃70~80mg吗啡,减药后还需要观察1~3天,如果患者的疼痛又出现了,就说明还不能减,如果减药以后疼痛依然控制得很好,再进行下一轮20%~30%的递减,以此类推,直到患者可以停药。
这些止痛药都能在药店和医院买到吗?如果患者行动不便,家属能代开吗?
常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在药店是可以买到的,但其他的药有很多都是管制药品,普通药店是不能买的,必须到医院来开。很多晚期病人活动不便,家属只要拿着有效证件到医院办理一个毒麻药品管理卡,就可以代开。外地患者担心回去以后买不到药怎么办?一般来说,各地的三甲医院药品配备都比较完善,如果实在没有,也可以从邻近的三甲医院进行处方购药,不必非到北京来开药。
药物治疗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呢?医保可以报销吗?
根据剂量不同,药品的费用也不太一样,一个患者每天使用小剂量吗啡或羟考酮的费用一般在20~40元左右,小剂量芬太尼贴剂一天的费用一般是25元左右,医保都可以报销。
大家好,我是猫猫。今天和大家分享最近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医生遇上了一个得直肠癌的年轻患者,到了晚期,她已经骨瘦如柴,痛苦呻吟,接近弥留。家属哀求他给她注射一只吗啡减少痛苦。
医生明知道注射吗啡可能会抑制呼吸,但他内心实在看不了患者那么难受。于是他真的这么做了。结果,他被科主任和医务科狠狠批评。因为这样做实在太危险,一旦患者家属反告,他没有任何翻盘机会,还会被吊销执照。还好,他得到的是家属的深深一鞠躬。
但最近几年来,也出现过患者在生前哀求医生打止痛针,患者去世后,家属为了获得赔偿,却反咬医生一口的事例。
所以有医生说:过去,哪怕有百分之一的机会能救患者,也会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尝试。现在,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风险,我们也可能选择逃避。这才是作为医生最悲哀的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我们开始注重临终关怀,就是更加关注患者感受,让患者在最后几个月的倒计时中走得舒适而体面。
那么,面对癌症晚期的患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晚期癌症患者止痛药在安全范围内没有上限其实到了癌症晚期,最折磨患者的就是疼痛。有位女孩曾对我说:“我舍不得妈妈走,妈妈一走我就是孤儿了。但我又受不了她每晚偷偷地呻吟,生怕被我听见,又希望她能早日结束这种痛苦。”
我想,这就是每个家属的心态了。选择很难,就不要选择,顺其自然。目前我国是不允许安乐死的。对晚期患者来说,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只要能止住痛,让他们能舒适点就好。
比如患者吃吗啡类的药物来镇痛,一粒不够就吃两粒,一次不够就两次三次。甚至再加一种镇痛药一起吃。这时候不用谈论什么成瘾性,因为有的患者可能不等成瘾就已经过世了。
以前经常出现癌症患者跳楼自杀的事情。一方面是很多人都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另一方面是疼痛让他们痛不欲生。
随着现在癌症的生存率逐步提高,很多癌症可以完全“治愈”。再加上大家对止痛药的合理应用,这样的事例还是大大减少了。
二、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原则镇痛药首选口服。口服药不仅安全,对患者居家治疗时也比较方便。更重要的是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小。不能口服的才选择注射或贴剂。
在刚开始的时候,医生开的止痛药作用会弱一些。当感觉第一次开的药物止不住痛了,可以及时和医生沟通,改用效力更强的药物。
吃药时可以按疼痛时间服用,而不要等疼痛了再吃。比如说吃一粒可以管8个小时,那到了时间就算不痛也可以再吃一粒。出现突然剧痛时,可以临时用注射剂来缓解疼痛。但注射剂是不允许带回家的,只能去医院注射。
大部分的晚期癌症患者都会用到吗啡片和芬太尼的贴剂,这些药物都会引起便秘。严重的可能导致肠梗阻。所以要注意多吃些蔬果粗粮来缓解便秘。必要时可以让医生开泻药来解决问题。
镇痛药的另一个不良反应就是呼吸抑制了。就像文中开头说过的事例一样,通常注射剂或多种镇痛药联合才会产生这种问题。单种口服药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生开的药也不会太多。患者去开口服药时,也必须有专用的癌痛患者麻卡(各地的规定略有不同),也需要带好身份证,诊断证明等一些资料。家属帮忙开药的也要带好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等。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激励了一代代医生。
对癌症病人,这句话更能体现医学在面对人体时的真实写照,也是医护人员肩头扛着的责任。愿我们,在抗争疾病的道路上一起前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关注并点赞。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