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干细胞以及癌症病人白细胞低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干细胞,以及癌症病人白细胞低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干细胞疫苗”可对抗癌症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根据最新发表的研究成果,美国科学家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制成疫苗,成功使实验鼠免疫系统学会识别癌细胞。这有望带来预防、治疗和防止癌症复发的新方法。

诱导多能干细胞是对成熟细胞“重编程”得到的,像胚胎干细胞一样具备分化成多种细胞的潜力。作为“叛变”的细胞,癌细胞摆脱了正常的控制体系,会疯狂地无限增殖,免疫系统通常不能识别它们。

癌细胞与干细胞有一些共同点,例如都处于未分化状态、生长方式相似等。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通过详细对比发现,两类细胞的一些基因表达方式极为相似,意味着细胞表面可能镶嵌着同样的蛋白质,能作为免疫系统识别的目标。

研究人员用实验鼠体细胞培育出诱导多能干细胞,添加一种刺激免疫系统的辅助物质,再注射回实验鼠体内。干细胞在注射前经过辐射处理,失去了增殖能力,因而不会发展成肿瘤,就像普通疫苗常用的灭活病毒不会致病一样。

在每周一次、连续4周的干细胞注射后,研究人员给实验鼠移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结果显示,经过免疫的实验鼠全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癌症抵抗力,部分实验鼠完全抑制了肿瘤生长。而未经免疫的实验鼠接受癌细胞移植后,肿瘤迅速扩大。

研究人员从经过免疫的实验鼠体内提取免疫T细胞,注射给未经免疫的实验鼠,也收到了抑制肿瘤的效果,这显示免疫系统学会了识别干细胞和癌细胞共有的表面蛋白质。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说,如果进一步研究证明这一成果适用于人类,有望带来预防、治疗和防止癌症复发的新方法。

#清风计划# 癌症患者白细胞减少,营养要跟上!

什么是白细胞?它很重要吗?

白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是人体内的“清道夫”,当有细菌侵入时,它就会在各种趋化因子的带领下,聚集到侵入部位,尽自己最大能力吞掉并且消化掉这些入侵者。可见白细胞在捍卫机体抵抗感染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当白细胞降低时,这种吞噬消化功能、人体的抗菌能力便会大打折扣,从而引起严重感染,危及患者生命。

癌症患者白细胞减少

癌症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现象。当白细胞减少时,患者的抵抗力下降,身体各个系统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甚至发生败血症危及生命。同时白细胞减少也可限制化疗、放疗的进行,可以导致慢性炎症,进一步加重原发肿瘤。

为什么癌症患者容易白细胞低?

癌症患者白细胞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癌症患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异常引起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锌、铁等金属离子的缺乏。氨基酸的缺乏可影响淋巴细胞及抗体的生成。锌是许多含金属酶活性的辅因子,免疫细胞的分化需要许多酶的支持,T细胞的成熟和更新也需要锌。蛋白质的缺乏导致运铁蛋白含量降低,铁的缺乏可引起淋巴细胞萎缩,减少淋巴细胞数量,同时铁缺乏还可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合成。

(2) 癌症术后患者白细胞总数通常减少,尤其是胃肠道癌症更是常见,可能原因是胃肠道手术切除部分胃和小肠,使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进而引起白细胞合成减少。

(3)放化疗对白细胞的影响:放疗和化疗是癌症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化疗药物是“敌我不分”的,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特别是对增殖较快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损害更为明显,放疗使用的射线可直接损伤白细胞的DNA,进而杀伤白细胞。最明显的一个身体表现就是免疫力下降,人体会出现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病人还会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虽然有效,但有很多的副作用,并且感染控制不好会危及生命。

癌症患者白细胞减少的营养方式

在进行高剂量化疗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中,使用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的患者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比应用普通肠外营养增长得更快。

癌症晚期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是提高进食能力,增强其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全面补充营养,多食用肉、鱼、蛋、奶、豆制品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再配合吃河蟹、黄鳝、牛肉等有助于升高白细胞的食物以及山楂、萝卜等健脾、开胃的食品。此外,还可吃乌骨鸡、动物肝脏、动物血、大枣、阿胶、花生仁等补血的食物。同时,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白细胞数量减少应采取不同的营养方式。

(1) 针对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数量减少,患者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以补充因治疗而损耗的能量,饮食清淡,以细软易消化为主,可进食少渣半流或少渣软饭,多食用木耳、香菇、蘑菇等菌类,研究显示菌类食品中含有多糖类成分,对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力具有较好作用。蛋白质类应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肉、蛋、奶类,烹调方法易选择蒸、煮、炖等方式,可抑制或减轻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等的下降,放疗术后忌狗肉、羊肉、葱、姜等热性食品和辛辣刺激食。腹部放疗的患者,应多饮水,少量多餐,少食用牛奶、甜食和蜂蜜防止肠道不适。

(2)针对胃肠道术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研究显示术前如果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术前2~3天起给予少渣半流,术前一天给予流食,术前5天起给予要素膳。术后,患者经口进食后,饮食应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和普食。日常饮食应做到干、稀分食,如欲用汤汁、饮料等,宜在餐前或餐后0·5~1小时,同时应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脂肪和蛋白质摄人量,禁用或少用糖果甜食,脂肪可减缓胃排空速度,部分患者术后适量吃些油条、油饼反而感到舒服,但需慎重适量食用,同时应少量多餐,每日5~6餐,定时定量进餐,以利于消化吸收和预防倾倒综合征。

(3)癌症患者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存在异常,基础耗能增多,患者的营养需求包括日常基本营养和因肿瘤生长、感染及治疗所需要增加的营养需要,因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要高于推荐量,特别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

预防感染,中西医调理

肿瘤病人放疗、化疗后要定期做血常规检查,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去,白细胞指数较低期间也请家人、朋友不要过多探望。尤其是不要与有感冒、发热的人接触;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注意有没有口腔、牙齿、肛门等部位的疼痛、溃疡和感染,一有情况就要即时向医生求助。

针对白细胞指数低,除了临床上常用的升高白细胞药物,如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之外,还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锻炼提升白细胞指数。饮食方面可多食用鱼类、瘦肉、动物肝脏、桂圆、阿胶、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有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食品。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的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辅之以健脾养胃的食品,如薏米仁、白扁豆、大枣等。

另外,我国传统医学的益气养阴药、食材含有多糖类的成分,有提高其免疫功能的作用。这类药、食材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具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并可帮助患者纠正其营养不良,同时有抑制癌基因表达的作用。

关注“大方医生”,收获健康知识

喜欢我们的文章记得点赞、转发、收藏

如有感兴趣问题,请评论区留言探讨。

干细胞的命运:与癌症息息相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癌症基本上被视为一种异常增殖和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疾病,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尽管这些疗法取得了成功,包括治愈像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同样很明显的是,这些方法再面对有些癌症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促进癌症增长的信号和这些信号是如何被靶向的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有效控制癌症仍然是一个关键的科学和医学挑战。癌症的耐药性和复发性通常是因为癌症内部固有的异质性所导致的,而这种异质性使得药物能够有效的消除一些但不是全部的肿瘤细胞。

图1:癌症起源细胞对其发展的影响

如图1a所示,致癌突变可以导致不同的癌症亚型,而这取决于癌症起源细胞的表观遗传和转录谱。另外,在不同的癌症起源细胞中发生的致癌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状态的趋同,从而导致相同的癌症亚型。

图2:肿瘤干细胞状态的表观遗传调控

在正常细胞发育过程中,干细胞是在分化过程中被消灭;在如骨髓性白血病等癌症中,干细胞的表观遗传再次被激活,进而可促进增殖和进展到细胞的侵袭状态。如上图2a所示,癌症干细胞的激活(橙色表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种低度疾病)相关。同时干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也可以通过DNA修饰进行介导,DNA甲基化转移酶A的突变能通过功能突变的缺失和获得促进干细胞状态的改变。

图3:癌症干细胞用于治疗癌细胞的耐药性

如图3a所示,普通的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在治疗癌症的时候,通常是直接靶向大部分的癌细胞本身,而并非肿瘤干细胞,进而导致后续癌症有复发的可能。如图3b所示,干细胞特性通常在癌症中被劫持,其中一个特性是增加药物的流出量。化疗药物靶向与肿瘤细胞导致药物以正常水平流出,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而肿瘤干细胞,ATP结合盒型转运蛋白的高表达可以提高药物的外排能力,进而增加细胞的存活。如图3c所示,增强的DNA修复也能在癌症中被劫持,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辐射在CD133大块癌细胞中产生未修复的双链断裂,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相反的,在CD133+肿瘤干细胞中,DNA损伤检查点被激活,进而被修复导致细胞存活率增加。图3d为肿瘤干细胞利用肿瘤微环境提高其存活率。在脑部肿瘤中,血管周围环境的内皮细胞能促进肿瘤干细胞的存活。内皮细胞的信号传导能支持肿瘤的干细胞特性,进而允许干细胞的扩增。肿瘤干细胞通过分泌像(VEGF、SDF1)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同时低氧环境同样对肿瘤干细胞的生存有益(图3e)。虽然说缺氧条件也能导致癌组织中的一些其他细胞的死亡,但是这也能促进肿瘤干细胞的扩增和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治疗癌症的耐药性。

就更广泛的层面而言,尽管人们高度关注于识别关键的信号通路,并将其作为潜在的辅助干预策略,但试验的失败率仍然很高。许多药物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但低效的传递和疾病晚期情况可能会减少它们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改善传输方法—像纳米颗粒或脂质介导方法、抗体药物偶联方法、尝试局部递送是探索改善方法的关键领域。同时,在疾病的早期对其干预会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来源:Nature Reviews Cancer

https://doi.org/10.1038/s41568-018-0056-x

▍IF: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