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分期以及癌症早期能治愈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分期,以及癌症早期能治愈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教您看懂癌症病人的诊断和分期

文/潘战和 @肿瘤专科医生

癌症病人和家属在拿到医生的疾病诊断书时,对其中的TNM常常感到困惑,这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写这几个字母?它们有什么含义吗?

TNM其实是一种最普遍应用的分期系统,也就是癌症的分期就是由它导出来的。我们知道,在确诊了是什么病理类型的癌症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分期,没有分期就没有治疗,没有分期的诊断也是不合格的诊断。你想一下,你什么分期都不知道,怎么知道接下来怎么治疗,不同的分期,治疗不同,甚至天壤之别,这可含糊不得。

常常看到有的医生给出的诊断中没有分期,但有治疗,我就奇了怪,没有分期,你这治疗是依据什么来决定的?有的人会说,在手术前的分期很可能是不准确的,是的,这叫临床分期,可以允许不准确,甚至和手术后的病理分期出入很大,但完全可以,但你应该根据现有资料给出一个临床分期,然后你依据这个分期进行治疗,后续可以允许修正。你如果连分期都没有,你怎么知道接下来是手术还是不能手术,或者先化疗放疗再手术,还是其他治疗决策?既然你做出了某个治疗的决策,那你肯定还是心里有分期的,那就写下来,没有分期的癌症诊断是不合格的诊断。

癌症的分期对于制定治疗策略、判断预后、研究资料的比较和临床试验有着重要作用,分期系统为医生提供了一种相互交流的共同语言,也就是说,某个医生给某个病人给出了分期,那么另一个医生看这个分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同一分期这定的病人具有诸多的相似,治疗策略的相似,预后相似,当然,只是相似,并不是绝对相同。

那TNM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

TNM分期系统只是癌症分期系统中的一种,但是最常用最广泛应用的一种。这TNM中的三个字母,分别代表T(primary tumor)、 N(regional lymph nodes)、 M(distant metastasis),也就是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

原发肿瘤(T)代表原发肿瘤本身的情况,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局部累及范围或深度,可分为不同级别,T1、T2、T3、T4等级别,但各级别的具体含义在不同的癌症中有所不同,有的表示肿瘤大小,有的表示肿瘤侵犯范围或深度,而同样是大小或深度,在不同的癌症中的具体定义也不同。另外,还有Tis(原位癌)和T0(未见原发癌)。

区域淋巴结转移(N),代表引流淋巴结(区域淋巴结)的受侵情况,也就是根据区域淋巴结的累及范围分为不同级别,N0(没有区域淋巴结受侵)、N1、N2、N3等,在不同的癌症中,各自的含义有所不同,有的表示区域淋巴结的大小,有的表示个数,有的表示部位。如果对区域淋巴结的情况难于做出估计,则用Nx来表示。

远处转移( M),代表没有癌症远处转移,这需要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分为 Mx(不能评价,也就是是否有远处转移未知,不能判断)、 M0(无远处转移)和 M1(有远处转移) 3个不同级别,有的还有M2 进一步表示不同器官的转移。

有了以上TNM的分类,然后根据 TNM分类情况,可以对癌症进行分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Ⅰ、Ⅱ、Ⅲ、Ⅳ期就是这样来的。整的癌症诊断应该是怎样的,举个粟子:左上肺低分化腺癌T3N2M1(IV期)。分别解一下:左上肺,指出了癌症的原发部位,低分化指出了癌症的分化程度,“癌”说明是上皮来源的,如果是间叶来源的就是“肉瘤”或淋巴瘤,接下来就是分期了,T3表明原发肿瘤的大小或局部侵犯程度,N2表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大小或个数,M1则是表明有远处转移,可以在后面注明具体转移的部位,比如肝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IV期则是根据这个TNM分类,给出一个明确的期别(共有I期、II期、III期、IV期四个期别),对肺癌来说,现在最好能给出基因突变的检测情况。

癌症的分期分级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癌细胞特性

1、不受细胞凋亡机制的影响

2、不受限制的生长(不死),由于有大量端粒酶,细胞不受到细胞衰老机制的调控

3、自给自足的生长因子

4、对于限制生长因子的控制不敏感

5、细胞分裂速率加快

6、重新获得分化能力

7、不受细胞间接触抑制所影响

8、具有侵入周边组织的能力

9、进行远端转移到其他部位

10、能促使血管新生


肿瘤的分级

1、肿瘤细胞和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现出一定的异于正常细胞和组织的结构特征,也叫组织学特征。如果肿瘤细胞和组织接近于正常细胞和组织,这些肿瘤“分化良好”;相反,失去正常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者为“低分化”或“未分化”。通常分化越好的肿瘤生长和扩散速度越慢,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恶性程度低;相反,肿瘤生长和扩散速度越快,即所谓恶性程度高。

2、根据肿瘤细胞和组织显微镜下这些和其他一些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医生为大多数癌症设定和分配一个“级别”数值。 因此,癌症的分级也称病理学分级,就是癌症细胞和组织的“不正常程度”,或者“与正常细胞组织差异性程度”,是反应肿瘤生长和扩散速度的一个指标,简单来说所代表的是肿瘤的“侵犯性或进展性潜力”,通俗来说就是其恶性程度的大小。

3、掌握正确的癌症分级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结合诸如癌症所处的阶段(即分期),患者的年龄、一般健康状况来制定治疗方案计划,并确定患者的预后(即疾病可能的结果或过程,以及恢复或复发的机会)。通常,较低级别预示预后较好;更高级别的癌症预示生长和扩散更迅速,预后更差,相应的可能需要更及时或更积极的治疗。


癌症的分期

1、癌症是从单一的癌细胞发展来的。从癌细胞的出现,通过不断分裂增生形成肿瘤,发展到临床上可以检查出的肿块以及出现临床症状,乃至侵犯和转移其他组织部位,通常需要一个长达十数年到数十年的长期过程,因此癌症被归于一种慢性疾病。

2、癌症首次被发现和诊断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通常以原发肿瘤的大小、累及范围和是否已经发生扩散转移等指标加以反映,就是要对癌症进行分期。

3、癌症的分期如同分级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帮助医生对于患者的治疗做出整体规划; 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


癌症的预防

1、避免吸大量的香烟,雪茄之类。

2、避免饮过量的酒,辛辣食物及冰淇淋。

3、不可进食大量浓烈的酱类食物和冰淇淋。

4、勿吃过饱,过快或过少。

5、营养均衡,维生素之摄取亦不可过与不及。

6、养成口腔清洁及大便后洗肛门的习惯,镶牙如稍有不适,应调整至舒适为止。

7、不合身的衣服和陈旧之化妆品,都不要勉强使用。

8、避免容易致癌症物质侵袭,如有汽车排出的油尘,沥青的灰尘,煤胶,柏油,石油,砷类,及DDT杀虫剂。

9、宜隔离染料厂,及有酪酸蒸汽之工厂,工人须予以预防之设备。

10、保持大,小便的畅通,勿以化学物或机械刺激。

11、缺碘地区的居民,应进食海藻,海带,紫菜等含碘较多的食物,以补充之。

12、久痛不止,常感疲乏及任何器官出血,皆须注意,彻底清除体内之寄生虫。

13、保持情绪和谐,使喜怒哀乐能中和,避免紧张,恐惧,忧郁,苦闷。

14、农药化肥过度的使用,以及抗生素,生长素,膨大素,催红素等激素乱用导致体内细胞变异。

#健康过大年#

靠“早期症状”判断是否得了癌症靠谱吗?别让癌症拖到晚期才发现!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辟谣 ,作者胡忠东

科学辟谣.

由中国科协、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主办,中央网信办指导,全国学会、权威媒体、社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日前,某“自媒体”账号编造“肝癌晚期”虚假事实、以卖惨方式博取流量的违规行为,让#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话题冲上了热搜,同时,还有网络上“告诉你常见癌症的早期信号,做到癌症早发现!”等内容也吸引了不少人眼球。

那么,“癌症能早期信号识别”“癌症一发现都是晚期”等说法到底是真是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真相吧!。

01

流言:癌症早期能靠症状识别


真相:错!

很多人会想,就是能不能通过身体发出的一些“预警信号”,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患癌了,但其实它是个“大误区”。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早期癌症来说,都是没有特殊症状的。

这些表现:持续发热、频繁剧烈咳嗽、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嘶、咯血、不明原因的消瘦、全身疼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等,并不是肿瘤独有的表现。

少数内心敏感脆弱的人,还喜欢对号入座,把普通病的症状当成“癌症征兆”,寝食难安。

最关键的是,这些所谓的“征兆”不是癌症早期征兆,出现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发展,甚至到了中晚期。

很多恶性肿瘤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多数癌前病变更是几乎没有感觉,直到肿瘤压迫正常组织、影响身体功能,才会表现出症状。等出现“征兆”才去看病,会严重误耽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防癌不能只盯着所谓“早期症状”!

02

流言: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真相:错!

那是因为不做下面这件事情,癌症发现才可能已经到晚期。

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家属说,患者一直身体棒棒的,从来没有看过病,打过针,吃过药,不知道为什么就得了晚期肿瘤。其实,就是因为一直没去过医院,没有做过任何体检,才错失了早期发现的机会。

如果你劝家人朋友去做体检,他们可能会说,没有哪里不舒服,能吃能睡,有什么好检查的,浪费钱!可是,很多癌症就是这么狡猾,早期没有任何不适,等到身体发出“警报”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

所以,如果能科学筛查早癌,把癌细胞“扼杀在摇篮中”,性价比非常高,花的钱更少呢!

如何尽早发现

自己是否有患癌风险?

其实,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例如,防癌体检就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能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

所以,如果我们想尽早地发现早期癌症,争取治愈的话,一定不能简单的凭感觉看症状,而是要靠专业的防癌体检。

怎样选择有针对性的筛查项目?

针对不同的癌症,应该做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如:

肺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

重点关注: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

乳腺癌:乳腺钼靶,乳腺B超。

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影像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对于高危女性,根据患癌风险的不同,需要提前进行影像筛查。

肝癌: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

重点关注:40岁以上高危人群。

胃癌:胃镜。

重点关注:年龄45岁以上高危人群。

宫颈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检查。

重点关注:对所有适龄妇女定期开展子宫颈癌的筛查。我国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在25-30岁。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肠镜。

重点关注:年龄40岁~45岁以上高危人群。如果直系亲属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年龄要提前。

哪些群体

是常见癌症的高危人群?

1.直系亲属中有癌症病史,特别是患癌时候比较年轻者;

2.本身有癌症病史,并曾有癌前病变的群体;

3.生活或工作环境里存在致癌的高危因素;

4.长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例如:

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吸烟、大量饮酒、嚼槟榔、熬夜等,或长期焦虑、抑郁、心理压力极大、糖尿病、肥胖等情况,也是患癌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

仅凭症状判断是否为癌症前兆并不十分靠谱,如果想尽早地发现早期癌症,还是要靠专业的防癌体检。

作者|胡忠东 副主任医师、注册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健康中国行动宣讲员

审核 | 张 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