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癌症晚期患者和80%终末期患者会发生“恶病质”,这是一种以短期内人体体重下降、厌食、营养不良、乏力、衰竭和肌肉群进行性消耗和脏器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也是导致癌症病人体质虚弱和高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期有患者朋友问到:胃癌晚期,多发骨转移,出现恶病质,怎么办?
20. 接种疫苗。
而癌症患者并不能太瘦,太瘦会造成营养不良,从而降低癌症患者对治疗的敏感度,甚至会加速死亡。所以我们应该要保证癌症患者的饮食均衡,有人说这还不简单,不就是以清淡为主?是以清淡为主,但绝不是顿顿青菜萝卜,这样反而会加速癌症患者死亡,为什么呢?因为均衡的膳食是保证免疫力良好的前提之一,而令人痛心的是临床有接近1/3的癌症患者死于营养不良。
第一种,消除进食方面的障碍
第二种,改善食欲,促进营养吸收
第三种,增加肌肉锻炼
1、《自然》新发现:患癌的人为何会暴瘦?·世界科学·2022-2-23
2、肿瘤恶病质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桑亚洲, 张艳, 刘燕,等.2021, 27(1):11.
3、癌症早期到底有没有先兆?肿瘤医生:实不相瞒,身体这15个表现要尤为注意·健康时报·2021-8-18
消瘦多是中晚期病人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脂类也分“好坏”,癌症患者要多食用“好脂”。包括花生油、菜籽油、葵花油、玉米油等,少吃肥肉、内脏、奶酪、黄油等。
01
低热:癌症患者早期的时候还会出现低热的症状,这是由于癌细胞出现坏死时,机体吸收这些坏死细胞引起的发热。此外,癌细胞还会分泌一些因子,也可能引起身体发热。患者的这种发热一般是低热,但持续的时间长,也就意味着身体出现了不适。
02
情绪因素也可加重患者的消瘦。在发生癌症后,很多人都很害怕,恐惧,所以压力很大。如果不能及时调治,这些负面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机理影响消化系统的运动,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导致食欲下降,时间久了,患者便会出现营养不良、身体消瘦等症状,而这些症状的出现,又不断的提醒患者肿瘤的存在和死亡的可能,很容易导致负性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〇〇医院主任医师陈曦提醒:之前一项涉及3000多例癌症患者的调查发现,体重下降的癌症患者生存期比体重正常的患者少了一半。所以,癌症患者要注意监测自己的体重,如果体重明显下降,要及时找出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调理。
晚期癌症患者,他们的结局有哪些可能性?
此外,高危人群要主动进行肿瘤筛查,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
肝癌:肝硬化演变成肝癌的阶段,此外还有部分患者肝硬化和肝癌同步发生。因此患者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化道的症状、肝区疼痛、以及出血倾向,是肝癌演变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症状。
可见,生活中发生贫血的人并不在少数,但很少人对此重视,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发生贫血。作为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环,血红细胞的减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身体征兆,我们要懂得“识别”这些症状,及时干预,才不会让病情恶化。
癌症好转的时候身体原本的不良症状也会慢慢改善,因为当癌症得到了控制,癌细胞对健康的威胁情况就能改善,之前的不良症状就会慢慢减少。
抽烟时,许多有毒物质通过肺部加入身体,加大肝脏的代谢负担。有毒物质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致使肝癌更快恶化。戒烟可以降低肺癌、肝癌等多癌症的发生率。
消化道症状
疼痛:癌症患者到了中晚期,还可能出现癌症部位疼痛的症状。由于癌细胞侵犯神经,或是压迫了周围的脏器,从而引起疼痛。譬如肝癌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大肠癌患者、胃癌患者则会出现腹部疼痛。
面对癌症,目前还没有完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定期检查身体是关键。无论癌症的症状有多隐匿,定期做体检,能够及时发现癌症的病灶,并及时介入治疗,这样能够把握住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当然,也有一些癌症属于“躲猫猫高手”。
那么如何实现与它和平共处呢?
肿瘤患者为什么会疲乏、消瘦
大部分胰腺癌患者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一开始的时候,疼痛感还比较微弱,但随着病情加重,疼痛感就会加重,尤其是吃完饭的时候,疼痛感更剧烈。
这项研究主要是针对恶病质进行了分析。很多癌症患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体重下降,伴随着肌肉萎缩等问题。身体的各项机能也会因此下降。而诱发这种变化的因素可能就是DNA损伤。
上腹部深压时疼痛,有时可伴轻度肌紧张,这经常是早期胃癌唯一的体征。
情绪因素也可加重营养不良
检查+预防,双管齐下把癌症拒之门外
治疗副作用引起的营养不良
导致消瘦的原因
防控乙肝、丙肝感染,接种乙肝疫苗;防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及时规范处理癌前状态(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等。
高达80%的晚期癌症患者存在体重减轻和消瘦的问题。短期内体重严重下降,又被称为恶病质,一般还会合并存在乏力、贫血、疲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比较差,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生存期普遍较短。
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导致的躯体形式障碍,同时出现消瘦、睡眠障碍等。
检查频率:每年1次或每1-2年1次。
在癌细胞出现的初期,虽然不容易直接引起免疫系统的察觉,但也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所以癌细胞出现,并且在不断增值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类似于感染性疾病的症状,比如乏力或者是发热症状。接症状是癌细胞分泌出异常物质,影响到身体机能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的低热状态。
初起时仅感到上腹不适或有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隐隐作痛,常被误认为胃炎或溃疡病。尤其是胃窦部癌,常可引起十二指肠功能改变而出现节律性疼痛,更类似溃疡病的症状。
警惕!21种癌症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