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是遗传病吗,以及主持人李咏什么癌症病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癌症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就是这2类疾病
肿瘤与遗传
撰文 介建政
编辑 保健君
2013年,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尚未检出有明确肿瘤病灶的情况下,因检测到携带肿瘤遗传易感基因BRCA1突变,就选择接受双侧乳腺切除手术,两年后又进行了卵巢和输卵管的预防性切除术。这个爆炸性新闻掀起了公众对遗传性肿瘤的关注热潮——癌症还能遗传吗?
虽然大部分癌症不是遗传造成的,但确实有一部分癌症与遗传密切相关,林奇综合征就属于这类疾病。
起源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美国病理学家发现,一个家族的许多成员都会死于肠道肿瘤或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称这样的家族为“癌易感家族”。
1966至1967年,美国的亨利•林奇博士(Henry·Lynch)报道了8个遗传性癌家系的发病情况,并总结出其临床特征: 恶性肿瘤部位分布广泛,以原发癌多见,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林奇将这种遗传性癌家族称为“癌家族综合征”,后来又被人命名为林奇综合征。
家族中仅发生大肠癌的家系称为LynchⅠ型,既发生大肠癌又发生其他肠外肿瘤的家族称LynchⅡ型。
癌症的遗传易感性
癌症不是遗传病,而是先天和后天风险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后天风险因素是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大,加上各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年积累发生基因突变而致癌。 这些基因突变是后天发生的,不会影响身体所有的细胞,不会遗传给子女,称为“获得性突变”,由此引起的癌症称为“散发性癌症”。
有一小部分癌症是由天生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在所有癌症病例中约占20%。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纠正细胞分裂时自然发生的DNA复制错误或损伤,保护身体免受癌症的侵袭。而基因缺陷意味着它们不能有效修复细胞中受损的DNA,从而增加细胞癌变的机会。 这些升高癌症风险的基因缺陷可以从父母传给子女,且存在于身体所有的细胞中,称为“遗传性癌症基因”或“癌症易感基因”。
天生携带有缺陷的基因虽然并不意味着一个人肯定会得癌症,但其却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特定类型的癌症,发病年龄也更年轻。这就是癌症的遗传易感性。
林奇综合征的特点
结直肠癌患者中大约20%有家族史,其中15%为家族聚集性结直肠癌,通常是由于共同的环境因素和饮食因素引起,不会遗传;另外约5%是遗传性结直肠癌,是 由于基因胚系突变引起的,会遗传给下一代。
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相比,遗传性结直肠癌具有以下特点: 发病年龄轻,通常小于50岁;多原发癌发生率高;发生其他癌症的风险更高;常有癌症家族史。
林奇综合征是由错配修复基因的胚系突变引起的。这些“纠错基因”部分或全部的变异或缺失,导致了肿瘤的发生,不仅会引起大肠癌,也可引起子宫内膜癌、胃癌、卵巢癌、小肠癌、输尿管和肾盂癌、脑癌、胆管癌及皮肤癌等大肠外恶性肿瘤。
林奇综合征患者一生中患结直肠癌的可能性约为80%。发病年龄偏小,平均为45岁,明显低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平均年龄60岁,并且发病年龄随着遗传代数的延续逐渐年轻化,且54%~61%的患者会发生第二种原发肿瘤,15%~23%的患者会发生三种或更多的原发肿瘤。
林奇综合征的诊断和筛查
通过基因检测dMMR或MSI可以对林奇综合征进行筛查。由于dMMR或MSI的准确性也只有80%~90%,所以,对于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和有典型遗传家族史的结直肠癌患者,不论是否符合筛查标准,也不管dMMR/MSI筛查结果如何,都需要进行基因的胚系突变检测。如果找到了MMR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就可以确诊林奇综合征。
林奇综合征治疗、随访和监测
治疗
结直肠癌患者如果在手术前就确诊了林奇综合征,建议行全结肠切除术,也可行节段性结肠切除术,术后每1~2年复查结肠镜。
此外,近些年来兴起的免疫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随访和监测
林奇综合征患者的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推荐进行该突变基因的检测。如果亲属未发现该致病性突变,则按普通人群进行随访。如果亲属也有同样的突变,或者不愿进行基因检测,则建议按林奇综合征的推荐方案进行随访监测。
●结直肠癌:
从20~25岁开始,每1~2年复查结肠镜。推荐MLH1、MSH2突变携带者从20~25岁开始每1~2年接受结肠镜随访,或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2~5年;推荐MSH6、PMS2突变携带者从25~30岁开始每1~2年接受结肠镜随访,或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2~5年。
●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
建议每1~2年行子宫内膜活检、经阴道超声和血清CA125检测;出现可疑症状及时检查;已生育的可考虑子宫和双附件预防性切除术。
●胃癌和小肠癌:
从30~35岁开始,每1~2年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还可以通过生殖医学的手段(如产前基因诊断和试管婴儿技术),阻止这个疾病遗传给下一代,从而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
专家简介
介建政
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结直肠外科主任,外科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肛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信息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结直肠疾病专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肠外科分会委员等。
在胃肠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有深入研究,擅长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癌症会遗传?如果亲人患这四类癌,尤其要注意
“我的妈妈和姨妈先后得了乳腺癌
下一个会不会是我?”
“我的爸爸,妈妈都得了食管癌
我该怎么办?”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提高
各类“母女癌”“夫妻癌”也频繁出现
让很多癌症患者家属心生恐惧
癌症究竟会不会遗传?
家族里有出现多人患癌
自己是不是“在劫难逃”?
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
癌症发病,是由于一组或者多组基因的变异,导致细胞功能异常,出现快速无限制的生长,形成恶性肿瘤。癌症发生的基本前提是要有基因突变,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先天遗传的,是由父母传给孩子的,长了以后就增加了后代的患病的风险,这部分的比例比较低,只有5%~10%左右。另外一类是后天获得的,占九成以上。也就是说90%以上的癌症是不会遗传的。
哪些癌症会遗传?
研究证实,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以及胃癌中,有典型的家族性的遗传倾向。
遗传性家族性的肿瘤一般有三个特点:
一是多发,血亲中有2个以上患同类癌。
二是早发,患同一种癌症的亲属越多,诊断出癌症时的年龄越小,那么是家族遗传性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是类型比较罕见。
如果家族中60岁以上的两个亲戚得了不相关的癌症,那遗传的可能性就不太大。但如果有亲人在20--30岁就患上了结直肠癌或乳腺癌,而且家族中有几位罹患相关癌症,就要引起重视,有可能是家族聚集性癌症。
有遗传基因的癌症一定会遗传吗?
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以及胃癌,鼻咽癌等,家中父母患了有遗传基因的癌症,一定会遗传吗?
医生表示 ,不一定。肿瘤的遗传和通常所说的遗传病不同。大家所理解的遗传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等是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并发病,也就是父(母)亲得什么病,子女也得的也是同样的病。而肿瘤的遗传性并不是遗传癌症的本身,而是遗传该类肿瘤的易感性。
有遗传基因的人不一定会得癌症,但是的确比常人更容易患上特定类型的癌症,且患病年纪也更年轻。就如高血压、糖尿病,先天基因加上后天的习惯共同作用出现不同的结果。携带易感基因的人,有的患病,而有的人通过运动、饮食等手段干预后,并不患病,尽管他患病的机率要高。
妈妈和姨妈都得了乳腺癌,下一个会不会是我?
2013 年,知名影星安吉丽娜·茱丽切除了自己的乳腺,引起了轰动。她表示自己外婆,妈妈都因为乳腺癌或卵巢癌去世。由于她遗传了BRCA1基因,因此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要比较高,分别是87%和50%。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因此恐惧失去妈妈,她决定采取主动,用专业的医学治疗降低患病风险。
有患者家属遇到了和安吉丽娜同样的问题:妈妈和姨妈都患乳腺癌,下一个会不会是我!我是不是也要像安吉丽娜一样切除乳腺?
对此医生生认为要区别对待。同样携带有 BRCA1 基因变异的人,一生中分别有 45~90% 的概率患上乳腺癌,40~60% 的概率患上卵巢癌,但并不表示一定会患上这种癌症,也没必要每个人都像安吉丽娜一样切除乳腺。
医生建议,出现这种情况后,建议到相应的肿瘤专科门诊就诊,做肿瘤专项体检,开展早筛、早查,必要时做基因检测,如果基因检测证实风险很高,或者出现相应的症状,也可以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考虑做预防性切除,或采取其他的干预手段。
爸爸和妈妈都得了食管癌,我该怎么办?
爸爸和妈妈都患食管癌,也就是“夫妻癌"。"夫妻癌"主要是因为后天因素即外因造成的,与相近的生活环境,习惯和饮食习惯等相关。比如一人吸烟,家人吸二手烟;全家喜欢腌辣制品,爱吃烫食,重口味,长期饮酒,不喜欢运动等。
作为他们的子女,相近的生活习惯导致患癌的机率会比别人更高,但是如果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风险则要低得多。比如淮安地区的食管癌,启东地区的肝癌发病率曾经很高,当地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后,发病率明显降低。
如果家族中出现恶性肿瘤病例,其他人应当注意改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并且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饮食方式,以及积极锻炼身体,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率;把自己列入该类癌症的高危人群,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应的筛查。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来源: 江苏城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