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癌症晚期有没有活着的机会,以及癌症晚期奇迹般地康复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到了癌症晚期,还有希望吗?只能选择安乐死?今天和你聊一聊
在电影《Me Before You》中男主角威尔是个迷人帅气的多金王子,然而一场车祸,威尔四肢瘫痪,从此人生堕入无底深渊。
由于与之前的一帆风顺落差太大,威尔觉得这样活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想自杀了结自己的性命,但被救了回来。
后来,母亲给他找了女主角克拉克做他的护理,活泼的克拉克让威尔重拾快乐和信心。就在大家都以为能改变威尔想轻生的念头时,他依然坚持最初的想法,希望能够安乐死。
尽管家人和克拉克都不舍得与不忍心,但他们还是选择尊重威尔的意愿。影片的最后,威尔在最爱的人的陪伴下祥和地离开了。
(图片来源:电影《Me Before You》)
不少人看完电影后对安乐死有不同的态度,生命的归属权到底属于自己还是家人?在活着太痛苦的时候,病人是否有权力选择有尊严地死去?
现实中,也有不少癌症患者因为忍受不了病痛或经济、家庭等原因而希望接受安乐死。目前,安乐死合法的国家只有少数,通过外力去终结一个人的生命,在许多国家仍存在争议。
他胰腺癌晚期,远赴瑞士,平静地死去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傅达仁的家人曾公开了他在瑞士执行安乐死而最后服药的画面。
傅达仁长期受着胰腺癌的折磨,治疗前后花费了300多万,依旧没有好转。这个癌症将他折磨得“不成人样”,自患癌以后,他的体重迅速降了40斤,快速的衰老让他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两年的时间,傅达仁表示,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那时候,傅达仁心中就想要安然、无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于是和家人商议:自己想要安乐死。
在视频中,傅达仁对于即将来临的死亡,显得非常平静,并一一向家人开心道别。死亡前,医生交给其一杯液体,并问他是否准备好。
傅达仁喝下药水后,在家人的怀抱中,结束了生命。这整个过程仅仅2小时13分钟。
在追悼会上,遗孀郑贻谈起丈夫时表情平静,她说:我们家属很放心,他走得平安,很喜乐。
于癌症晚期的患者而言,安乐死是最好的选择吗?关于癌症致死的原因,大部分人都误以为是死于癌症本身。但不少癌症患者真正的死因多与器官衰竭、并发症、心理因素等有关。
有句话说“很多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有的患者从被医生宣布患癌开始,就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在后续的治疗中,患者的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另外,让不少癌症晚期患者想放弃或者的理由,就是癌痛。有的患者表示:癌痛时,恨不得一头撞墙上死去。
癌痛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肉体痛感的折磨、影响生存质量,还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安乐死和轻生看似都是奔赴死亡,但它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安乐死指在确诊患者罹患绝症,且无法透过医疗行为减轻痛苦的情况下,由病人或病人家属提出,经过面谈、咨询等评估后,由医生主动,使病患在无痛的状态结束生命的方式。
那么,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是否应该要选择安乐死?
有赞成的人表示,生命是自己的,生或死只有自己才有选择的权利。若亲人违背患者的意愿,花费昂贵的费用来延长生命而降低了生存质量,换来的只是病人更大的痛苦。
但也有反对者表示,安乐死就是在“变相杀人”。不少人认为,只要患者有一丝生的希望都不应该放弃,如果让患者选择安乐死,就是外界剥脱了其生存的权利。在四川有一位妇人因车祸被判脑死亡,救治无望,只能转入重症监护维持生命。其儿子在探视时因不想母亲太痛苦,就拔掉其呼吸管,最终却被判为故意杀人。
是否让患者安乐死,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与种类、患者身体状况、患者意愿等情况决定。有的癌症即使到了晚期,也有极大的治愈希望,此时还是应该尽可能地接受治疗。
在我国,安乐死并不合法瑞士是安乐死的合法国家之一,傅达仁选择在瑞士执行,是合法行为。除了瑞士,目前已立法容许安乐死的还有法国、丹麦、匈牙利、挪威等国家。而在我国,“安乐死”依然不被法律所允许。
北京大学刑法学王世洲教授表示,中国的法律并不承认安乐死的合法性。
“迄今为止,中国的‘安乐死’案件全部都是以故意杀人案件来处理的。”据王教授介绍,全世界承认“安乐死”的国家很少。对于安乐死,最大的争议围绕罪与非罪的问题展开。
从犯罪的本质特征上看,安乐死是在尊重病人的意愿下的一种优化处置,并没有侵犯生命权。但在法律未允许实行安乐死的情况下,协助患者进行安乐死的行为,仍然会构成故意杀人罪。
到了胰腺癌晚期,还有救吗?在我国,安乐死仍然无法“合法化”。若是出现像傅达仁一般,遭受着胰腺癌的折磨,是不是就等于在痛苦中等死?
胰腺癌晚期并不一定就是马上死亡。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决定胰腺癌晚期病人能活多久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新治疗手段出现,例如靶向治疗、放化疗、局部热消融以及生物治疗,以及越来越多新药物被研发和临床试验,不少胰腺癌晚期病人的生存期已有提高,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另外,患者的身体机能改善也与生存时间有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有效抑制肿瘤的扩散。饮食上,忌油腻及高脂肪食物,宜多吃具有抗癌止痛作用的食物,如核桃、苦瓜、大麦茶等。心态上,也应保持乐观积极,同时坚持运动和锻炼,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
生命的终结并不是什么禁忌的话题,它值得我们去思考。假如你是患者或患者家属,你又会怎么选择呢?
参考资料:
[1]《傅达仁安乐死最后画面曝光:儿子崩溃,妻子开心看丈夫离世》. 搜狐新闻.2019-02-27
[2]《<非诚2>剧情引争议 “安乐死”属故意杀人》.人民日报.2011-01-25
[3]《胰腺癌有四大异常信号》.生命时报.2016-01-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从癌症晚期,到目前康复五年,我都是怎么做的#滚蛋吧肿瘤君
从癌症晚期到目前康复五年。
从癌症晚期到现在已经五年多了,也停药了两年。大家好,我是小金。都在问我是怎么从癌症晚期到康复的这么好的,都做了哪些治疗,在哪里治疗的,和大家分享一下。二零一八年的时候,我是在湖南省肿瘤做的手术,两次化疗,三十二次放疗,第二次肺部转移,选择了广州中山肿瘤医院做了手术,吃了一年的化疗药。
同时喝了四年的中药作为辅助,我觉得规范的治疗是一方面。我们不要去过度的依赖和追求某种治疗,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健康,我觉得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选择治疗只能治我们当下的病,吃只能叫做养,想治好我们的病先治我们的心,改变我们自己的心态,改变我们自己以前的坏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吧!
癌症晚期,从“生存期不到几月”,到10年后依旧无恙安康!
虚弱、消瘦、绝望、萎靡不振,亦或痛苦不堪,这是大多数人印象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样子,然而,总有不同寻常的患者能打破这种刻板印象。
前段时间在外地巡诊,刚到门诊楼下,就听见有人远远地喊笔者,一看,是个跟了我近10年的肝癌患者。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红光满面、身体硬朗的老人,曾经是一位晚期肝癌患者,甚至被当地两家医院的医生摇头说过继续治疗的意义不大。
只有当他掀起上衣,露出腹部那一道道伤痕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原来他也是一位饱受抗癌治疗之苦的患者。
初次见到该患者时,他并不知晓自己患的是癌,家属也提前跟我打了招呼,先瞒着他,只说是肝上长了一个囊肿,来用中药调理调理让囊肿缩小。
第二次再见面时,患者精神状态明显不对,一幅垂头丧气、失了魂的样子,未等坐定就问我“教授,你跟我说实话,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绝症,如果是绝症我就不治了”。
家属是一脸紧张,欲言又止,想要阻止我说出实情。但此时再隐瞒无异于导演一场长期、全天候的话剧,患者的疑心对控制病情毫无效益。
我示意家属放宽心,从前一次与该患者的交谈情况来看,告知他实情其实更能获益,因为后面的治疗不仅仅是又苦又涩的中药,还可能涉及介入、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等,每一项都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
但笔者并没有和盘托出,只是告诉他肝左内叶上有一个肿块,这个肿块的大小、分期、性质注定了这条治疗之路不会平坦,但是积极配合治疗还是很有希望的。
同时又给他介绍了几位同类型且恢复得不错的患者。谈话过程中,我也在观察患者的表情,从怀疑到沮丧,最后到镇定,似乎下定决心,然后说了句“只要有希望,我就治”!
有句话说“怕走崎岖路,莫想攀高峰”,只有不畏艰难,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看到胜利的曙光。
往后每次复诊,我都会告诉他接下来会是什么治疗,可能会陷入什么困境,需要做好什么准备,患者也都一一配合。
连服3个月中药后,患者各项指标都有了向好趋势,我便建议联合介入治疗,也提前跟他打好预防针,因为分期较晚,复发的概率比较大,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患者也都欣然应允,表示再难也会扛过去。
在连做四次介入后,患者身体消耗近乎到了极限,但好在心态调整得很好。再次复诊时,患者戏谑自己的命是真硬,已经感觉有一只脚踏入鬼门关了,阎王爷还是放过了他,那他就更要好好地活着!
其后也多次出现病情反复、靶药耐药等问题,但都有惊无险的度过。
患者时常感慨自己极其幸运,一次又一次的癌细胞动荡没有将自己打垮,反而让自己更加坚强!也慢慢理解“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开始理性接受它、面对它。只要人还在,就还有希望,抗癌过程中那些难捱的昏暗与伤痕终将会散去。
有个词语叫“人定胜天”,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其实是对人的力量的过高界定!
人未必能胜天,但人一定可以战胜自己,人生的每一次低谷,其实都是生命历练的一座高山,当战胜自己,不畏艰难,翻越高山,那生命将会回馈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