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目前治疗癌症的药物,以及治疗癌症疼痛的药物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中医抗癌可行?国外研究发现:中药黄连素,对癌细胞有潜在疗效
中医抗癌,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药是我国千古流传下来的医学结晶,中医对于人体的研究更加深入,能够直指病变根源,用中医抗癌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反对方则认为:中药抗癌并无科学依据,我国古代医书中,也没有相关病例的记载。这说明中药只能用来治疗小病,对于癌症这种恶性疾病,疗效甚低。
这两种说法,想必各位读者也有过。支持西医的与支持中医的人,各自都有各自的观点。但是最近一篇国外研究的发现,或许能够证明中医对癌症是有效的。
国外研究发现:黄连素对癌细胞有潜在疗效,中药抗癌可行吗?
悉尼科技大学的Kamal博士,发表了一篇文章在《Pharmaceutics》杂志上,上面刊登了他的最新医学报告。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黄连素中含有的一种生物碱“小檗碱”,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长和分裂,还能够减少吸烟对肺部细胞的损害作用。这项实验说明了,用中药进行抗癌似乎是可行的。
我国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吴敏等人,在一次实验中发现:盐酸小檗碱对于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它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和病变细胞快速调往,从而延缓胃癌的恶化速度。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类物质可以促进胃癌细胞中的某些基因发生异变,从而促使癌细胞提前走向凋亡。
这两项试验都验证了在体外,黄连素中的小檗碱成分,能够抑制某些癌症细胞的增值,甚至能够促使其迅速凋亡。但是这些试验,还没有在人体内进行过试验,所以不能肯定一定会对癌症患者造成效果。但是这至少说明了一点,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对于癌症细胞确实是有抑制效果的。这或许能够为癌症治疗指出一条新的道路。
通过这两篇研究,不禁产生了一个疑惑。既然中药抗癌,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那么中药抗癌,对比西药抗癌,二者之间有何不同呢?
癌症患者,选择中药抗癌,与西药抗癌有何不同?
1、中药的副作用更小
中药相对与西药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其副作用小。因为中药材大多选用天然的植物,或者一些昆虫。这些天然的药材,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是相比起西药来说,副作用相当低。
而癌症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大多数人的体质都是比较脆弱的。这时候再用西药治疗,或许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不如选择中药试一试,对身体的负担会更小一点。
2、中药的价格更加便宜
因病致贫的案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很多治疗癌症的特效药,都没有纳入医保范畴,对于许多家庭而言,一个月的药费可能就要上千元,而且还要算上化疗、住院这些费用。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但是中药材的价格,相对于这些西药来说,价格就会便宜不少,即使是一些比较名贵的药材,大多数人也都能负担得起。不至于因为生病而吃不起药。
3、中药的治疗手段,带来的痛苦更少
目前西医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手段一般都有化疗。化疗的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想象不到。甚至有些化疗过后的病人说:自己宁愿放弃治疗,也绝不要再次进手术室。它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可见一斑。
面对这样的现状,与其继续用西医治疗,倒不如选择中医进行保守治疗。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让其能够有更好的治病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够让癌症患者,更加体面地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中医能够弥补西医存在的各种不足,特别是对于癌症患者而言,中医治疗未必就比西医差,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自有其独到之处。
而且相对于西医药物的专一性而言,中医的药材用途更加多样,就以本文中的黄连素为例,除了用来提取抗癌成分外,它本身也是一味相当有用的中药材,对多种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
中药材黄连素,对两种老年常见疾病,都有疗效
黄连素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糖浓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宁光教授,在实验中证明:黄连素中的某些成分,对于治疗糖尿病确实有很好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小檗碱成分,能够清除肠道中的一百多种坏细菌,而这些细菌与血糖浓度息息相关。
服用黄连素,正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但是目前来说,还不能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因为小檗碱不容易被肠道吸收,如果选择口服黄连素的话,其中的有效成分只有少量一部分会进入人体,其余还是会被人体代谢出体外,所以医学上对其是否能够治疗糖尿病,还存在诸多争议。
黄连素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降低血脂
南京医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学院的研究所工作人员,发现黄连素对于血脂的降低效果,甚至等同于他汀类药物。这项研究的发表,使团队获得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研究发现黄连素通过刺激肝脏细胞中的某些基因,从而使得肝脏分解胆固醇的能力增强,进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在临床中,未发现此类中药,对肝脏有明显副作用,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可以成为新的降压药物进行服用。
癌症是全人类都要面临的难关,如何攻克癌症更是每一个医学工作者的心愿。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面对癌症的时候,都显得脆弱无力。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比起中西医的长短,能够治好疾病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地方。而在癌症的治疗领域,中医的不断探索,或许能够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资料
1、黄连素降脂研究取得进展·健康报·2007.3.29
2、黄连素可减少结直肠腺瘤复发·健康报网·2020.1.22
3、中药黄连素或可治疗肥胖·健康报·2014.12.15
肿瘤病人疼痛,是吃药?还是打针?
打针来得快、“劲大”,吃药则要慢一些,“劲”要小一些,这是许多人潜意识里的认识。
肿瘤病人的疼痛大多持续时间很长,打针行不行?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疼痛是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提高,肿瘤治疗方式不断创新,减轻患者疼痛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肿瘤疼痛通常表现为剧烈、难以控制的疼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在接受肿瘤治疗的病人中,70%以上的人会经历疼痛问题。而疼痛又会增加患者的焦虑和忧郁情绪,进一步影响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针对肿瘤病人的疼痛,临床医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缓解,包括:药物疗法、放射疗法、手术疗法和心理治疗等。
然而,肿瘤病人的疼痛治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因为疼痛的引起有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肿瘤本身、化疗、手术、并发症、恐惧、焦虑等等。
因此,临床医生应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来采用组合疗法。在利用方法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定期跟踪患者的疼痛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同类型的肿瘤疾病也可能需要不同的针对性治疗方案。
肿瘤病人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病人,肿瘤病人的痛苦,常常比他们难以忍受的病情还要令人困扰。
那么,当肿瘤病人面对疼痛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方式呢?究竟是吃药?还是打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即治疗肿瘤病人疼痛的方式,是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变化的。
有些病人可能只需要吃一些镇痛药,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而另一些病人,则需要采用更为强力的治疗方式,如镇痛泵,手术等等。
对于轻度疼痛的肿瘤病人,我们可以首先考虑使用一些口服镇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并且并不会有太多的副作用。
对于一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的肿瘤病人,口服药物还能行吗?
癌痛规范化治疗是大家公认的,也是治疗效果最佳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疼痛划分为轻、中、重,相应的治疗为癌痛三级治疗。
不论轻度疼痛,还是重度疼痛,推荐还是以口服为先。为什么呢?
尤其是中重度疼痛,大多药物为缓释剂型,持续时间一般12小时,也就是说一日两次。
但是注射剂型就不可能持续这么长时间了,很多只是2—4小时,一天需要多少针呢?实际操作可以么?
肿瘤病人还有一种疼痛是爆发性的,短时间疼痛突然加剧!需要药物快速起效,就要用肌注、或者皮下注射。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在肿瘤疼痛的缓解和控制上也有其重要作用。
由于疼痛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状态的混合体验,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治疗尤为重要。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减轻痛苦和压力,增强自我控制和疼痛控制的信心。
总而言之,缓解肿瘤病人的疼痛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问题,同时它也是一项反映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任务。我们应该多方面了解肿瘤病人的疼痛问题,并在个性化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