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恶性甲状腺结节是癌症吗,以及癌症与恶性肿瘤区别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良性甲状腺结节会变成甲状腺癌吗?
- 2,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叫癌症,但它不全都是“癌”!
- 3,恶性肿瘤=癌症?两者相距有多远?走出这几种误区,防癌要趁早!
- 4,查出甲状腺结节,癌变几率有多大?提醒:癌性结节有2种典型特征
良性甲状腺结节会变成甲状腺癌吗?
甲状腺结节是十分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20%-76%,其中有5%-10%为恶性肿瘤,甲状腺结节会转变为甲状腺癌吗?
查出甲状腺结节后该如何治疗,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单玮副主任医师,就患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良性甲状腺结节会变成甲状腺癌吗?
目前认为,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多步骤、多基因改变的结果。首先是细胞异常增生,表现为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在这个阶段,细胞仍然具有正常的外观;而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学功能;最后,随着基因突变不断累积,细胞完全成为恶性。这些变异细胞对邻近细胞和器官、甚至远处器官造成损害(远处转移)。最后这个阶段称为“恶性肿瘤”,前面的增生和结构异常的过程,称为“癌前病变”,相当于癌变之前的“预警”阶段。除了肿瘤性滤泡旁细胞增生,甲状腺癌没有公认的癌前病变。
目前医学界并不认为良性甲状腺结节会转变为甲状腺癌。因此,如果你患有良性甲状腺结节,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遵医嘱做好定期随访最为重要。
哪些甲状腺结节应警惕是甲状腺癌?
◆ 成年男性、14岁以下儿童的单发结节。
◆ 多年存在的甲状腺结节,短期内明显增大。
◆ 沿海地区居住的患者单发结节为癌的机会较高。
◆ 儿童期头颈部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应警惕。
◆ 查体表现结节质地坚硬,固定不规则或伴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声带麻痹、声音嘶哑者。
◆ B超检查结节呈实性或囊实性,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楚和不规则,纵横径比>1,结节内部可见砂粒样微小钙化灶或点状钙化灶,血流丰富或异常。
对于怀疑是甲状腺癌的患者建议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很多患者会担心如果是甲状腺癌,穿刺会不会导致肿瘤转移。其实FNA术后肿瘤细胞沿穿刺针道种植的发生率极低,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2/1000000。
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叫癌症,但它不全都是“癌”!
“医生,你看我是不是得肿瘤了?”,说话的是一位年轻女性,看起来焦躁、恐慌不安。指着超声报告中“脂肪瘤”的“瘤”字,“这不是瘤吗?是不是癌症呢?”这种事在工作中也时常出现,那么肿瘤与癌症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一、肿瘤有的是良性的,有些是恶性的!
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上有46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上大约有1000左右各基因,肿瘤的发生就是某些基因发生变化了,异常了。
各种外环境因素的刺激,比如强的太阳光、射线,以及进食腌制、油炸、烧烤等食物,还有些微生物感染,等等刺激后,基因变化了,机体对这些局部变化的基因、细胞,无法控制了,它们也就犯罪了,于是肿瘤就形成了!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纤维包膜。良性肿瘤有纤维包膜,而恶性肿瘤没有。这纤维包膜就好比笼子、房子一样,肿瘤在里面,没有办法逃出去,对人危害小,就是良性的,能跑出去害人的就是恶性的。
常说的“脂肪瘤”“粉瘤”“乳腺纤维腺瘤”等等这些“瘤”,都是些良性肿瘤。这些良性肿瘤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压迫周围组织。
还有些肿瘤存在于交界性的。比如胃肠间质瘤GSIT,根据其直径、核分裂情况不同,有些是恶性的,有些是良性的,比如直径小于2cm 核分裂小于等于5/50HPF的就是良性的。
二、恶性肿瘤和癌症就是一回事!
人们常说癌症,癌症的,这是对恶性肿瘤的另一种叫法。临床工作中用“恶性肿瘤”这个词还是多些。其实它俩就是一回事,就是“猫”“咪”的关系。
三、癌症不只有“癌”,还有“肉瘤”!
癌症根据其组织来源不一样,分为“癌”和“肉瘤”,还要加上“白血病”,也叫“血癌”,这些都是癌症,也是广义上的癌。
癌指的是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这是狭义上的癌,比如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等等,这些都是以管腔内粘膜层发生、发展的,和外界有一定的相通。
肉瘤是发生于间叶组织或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胃间质瘤,发生于胃的肌层组织,是间叶组织。还有常说的骨肉瘤、淋巴瘤等等。
在人们的意识里,肿瘤一般就指的是恶性肿瘤,是癌症,而良性肿瘤对人危害不大,所以就潜意识中认为良性肿瘤非“肿瘤”了!
恶性肿瘤=癌症?两者相距有多远?走出这几种误区,防癌要趁早!
日常生活中,人们谈癌色变,听说谁被查出有肿瘤,就以为时日不多了。
我们对肿瘤与癌症的那些固有认识,都是正确的吗?
带着问题,我们先来观看一组关于肿瘤与癌症的轻松科普漫画,从中寻找答案。
以上的漫画,展现了癌症的发生、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长期演变的过程,大致为:
正常组织(细胞)→癌前病变(轻度非典型增生—高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肿瘤(常说的癌症)。
当肿瘤发生在病变时期就被查出,完全可以通过积极治疗,有效预防癌变发生。唯有发展到浸润性肿瘤,才是我们常说的癌症。
所以,恶性肿瘤并不能直接与癌症划上等号。
接下来,列举五种生活中常见的“癌症恐慌”,并做出解答。走出误区,正确面对癌症,更有益捍卫我们的身体健康。
常见恐慌1:恶性肿瘤切除后还会再长并癌变
一般情况,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杀死部分成年癌细胞之后,再进行科学调养和预防,可实现临床治愈。但是,不排除当人的免疫力下降时,或者术后癌症体质未改变,生活中的致癌动机未清除,自身的细胞分化调节机制并未改变等因素,也会唤醒新的癌细胞。
常见恐慌2: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
“肿瘤标志物”绝不是癌症专有,良性肿瘤、正常组织,也可能检测出肿瘤标志物。
为什么?因为饮酒、进补、服用某些药物、炎症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超标。例如肝癌的标志物是AFP,肝炎病人也会导致肝癌标志物上升。
因此,肿瘤标志物跟患癌之间并不能划等号,毕竟肿瘤也存在假阳性假阴性,跟癌症之间并无直观的因果关系。但对于已经诊断为癌症的患者来说,可通过肿瘤标志物数据,了解疾病走向。
甲状腺肿瘤标志物3D效果
常见恐慌3:有癌前病变就会发展成癌
平时大家听医生说某部位可能存在癌前病变,就误以为会患癌症。其实,所谓的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的、常见的应有病变。可简单理解为,发生病变不一定会癌变,只是存在患癌可能性。
常见恐慌4:有癌症家族史的你,注定要得癌症
表观遗传学家认为,癌症家族史的人不一定患癌。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细胞中有许多错综复杂的通径,有些通径能打开致癌基因,而另一些通径能关闭致癌基因,环境和外部影响能改变基因表达。
常见恐慌5:癌症意味着死亡?
很多人都认为,一旦诊断为癌症,就是判了死刑。实际上,随着医学的进步,癌症的治愈率、缓解率在逐年上升。某些发达国家的癌症死亡率从90年代后每年都在下降,在美国,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都超过了90%。因此,只要做好防癌措施,发现癌症后及时治疗,癌症不意味着死亡。
查出甲状腺结节,癌变几率有多大?提醒:癌性结节有2种典型特征
医院科室里会流传这样的一句“诨话”:“现代人几乎全身都出结节”。虽然没有说得那么夸张,但是现代的结节高发率,确实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种趋势,而甲状腺结节,又是结节类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
根据2020年的中国流行病学的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已经高达32.4%,换句话说,一个公司的10个同时,可能就有3到4个人会查出甲状腺结节。很多得了甲状腺结节的朋友,会觉得这是小病,不以为意,但实际上,其中可能潜藏癌症的风险。
查出甲状腺结节,真的会有癌变的风险吗?
这需要根据结节的症状来区分,在临床观点上,甲状腺结节被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
良性甲状腺结节,大多数甲状腺腺肿,只是单纯的组织增生,并没有出现恶化,癌变一类症状,因此并不属于癌症,大多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即可改善。
而恶性甲状腺结节,大多数囊实性结节,是存在细胞癌变恶化可能的,并不是简单的增生症状,经过长期演变,就会形成甲状腺癌。
由此可见,虽然大部分甲状腺结节在临床诊断上属于良性,但恶化结节仍然是囊括在甲状腺结节范围内的,仍然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得了甲状腺结节的朋友,及时复查很重要。
当然了,如果真的检查出了甲状腺结节,也不必太过担心,正如上文所提到,虽然甲状腺结节有癌变风险,但癌变的几率相对比较低。
甲状腺结节,出现恶化癌变的几率有多大?
根据现有的临床数据统计,甲状腺结节癌变的概率,大约在5%到15%之间,并不算高,因此,只要定期做好复查,大多数人都不会受到甲状腺癌的困扰。
当然,即使被查出了恶性的甲状腺结节,正好就是那5%的“幸运儿”,朋友们也不用太过担心,甲状腺癌大多为“乳头状癌”,属于微小癌症的一种,其特点就是扩散速度慢,蔓延危险性小。
换句话说,甲状腺癌相对而言,病情发展的速度缓慢,因此发现时大多是早期症状,只要正确对待,接受治疗,基本上都是可以痊愈的,还请各位不要担心。
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避免提前受到甲状腺癌的困扰,学会提前识别可能存在的恶性甲状腺结节,也是很重要的,恶性甲状腺结节也称“癌性结节”,通常有以下特征,并且在体检报告单上有所标注。
恶性的“癌性结节”,通常有这2种特征
特征一:提示有实性低回声
一般来说,检查甲状腺健康,都会通过超声设备,根据回声的反馈来判断甲状腺的健康程度。
而大多数良性的甲状腺结节为实性增生,因此良性结节的回声相对较高,也比较清脆。
而恶性结节多为囊实性结节,大多是组织液形态,回声较低,并且声音很实。如果您在体检报告单上看到了类似阐述,还请及时进行进一步复查。
特征二:结节边缘不清,形状不规则
良性的甲状腺增生结节,有着细胞分裂次数的限制,因此结节大小比较有限,且形状统一。
但恶性结节,因为已经处于癌化的边缘,细胞有了无限分裂的趋势,因此结节的大小难以保证,结节边缘很难检测到,且结节形态不一。
通常来说,如果是恶性结节,除了边缘不清,形状不规则以外,还会追加例如小分叶,毛刺,钙化一类的结节症状,如果在体检单上看到这些字样,还请一定要重视。
综上所述,如果体检报告单上出现上述病情症状,即使不是太了解,也应该意识到恶性结节的风险比较大,遵从医嘱,尽早复查,并且接受相应治疗比较好。
至于甲状腺结节的预防方法,现代医学并没有明确的指标,多认为是和早年的头颈部辐射,或是情志情绪有关。因此,平日里规律作息,保持乐观心情,未成年人尽量不要进行X光,辐射检查等相关体检项目,才能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参考资料:
[1]黄胜利. 哪些因素可导致甲状腺结节癌变?[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年17期, 106页, 2020.
[2]何志伟, 甘跃力, 顾菁,等. 甲状腺结节伴微钙化患者5年内发生恶变的临床研究[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9, 25(5):3.
[2]吕斌. 单个甲状腺结节恶变几率高吗?[J]. 保健医苑, 20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