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嗓子哑是癌症前兆以及早期癌症的症状和前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老人嗓子哑是癌症前兆,以及早期癌症的症状和前兆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喉癌来临,身体会发出3种“危险信号”,40岁以上人群更要注意

67岁的胡大爷从今年年初开始 ,就老觉得喉咙不舒服,老卡着一口痰一样,说话声音也变得嘶哑,吞咽也有点困难。他以为自己是吃太多热气食物,得了慢性咽炎,也没多在意,只是偶尔吃点治咽炎的药,就这么一直拖着。

上个月一天早上,胡大爷起床时突然感到胸口一紧,吐出一口血痰。喉咙十分难受,他感到不妙,急忙到医院检查。

医生根据胡大爷的描述,安排他进行喉镜检查,结果在其喉咙处发现一块菜花状的肿块,表面凹凸不平,情况不妙。再进一步检查,最终,胡大爷被确诊为喉癌晚期,需要进行全喉切除手术。

喉癌高发于40-70岁人群

与一些常见的癌症相比,喉癌较低,但仍不可忽视。在全身恶性肿瘤的排名中,喉癌位居第十一;在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排名中,喉癌位居第二。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喉癌发病率为1.84/10万, 喉癌死亡率1.00/10万。与往年的数据比较,喉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

喉癌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70岁,从性别来看,男性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皆高于女性;从地区来看,城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

嗓子哑超两周,排查喉癌

医生表示,如果胡大爷在出现喉咙不适症状的时候就来就诊,可能病情还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么严重。

可惜的是,喉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漏诊错诊。临床上,很多喉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使治疗难度大幅度增加。如果在早期发现喉癌并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当以下几个地方出现问题时,应提高警惕,排查喉癌:

    喉咙不舒服,有异物感,吞咽困难。

    频繁咳嗽、咯血,无痰、少痰或痰中带血。

    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声音嘶哑超过2周,一定要及时排查喉癌。医生提醒,出现疑似喉癌的症状,应做电子喉镜检查。电子喉镜检查方便,价格不高,通过成像技术,可以精准观测喉部病灶。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活检取样。

警惕以下5种高危因素

有的患者在确诊之后,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被喉癌盯上。其实,日常生活中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可能就在一步步摧毁我们的喉咙:

胃食管反流

研究发现,长期胃食管反流,会导致咽喉黏膜不典型增生,不断刺激咽喉部,激活细胞内的原癌基因,最终引起癌变。吃太饱、肥胖、饮食不规律、喝太多浓茶和咖啡等,都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喉部感染HPV病毒

HPV不仅与宫颈癌密切相关,还是喉癌的重要危险因素。HPV会引起喉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是喉癌的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发生癌变。

吸烟、喝酒

研究表明,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发生喉癌的风险就越高。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焦油、苯并芘等物质有致癌作用,会造成咽喉黏膜水肿、充血,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上皮增生及鳞状化生,导致喉癌。

喉癌也与喝酒有关,酒精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可以与其他小剂量致癌物协同促进癌症生长。如果一个人既吸烟又喝酒,那么就会对喉咙产生双重伤害。

厨房油烟

厨房油烟包括燃料产生的油烟和炒菜产生的油烟,燃料产生的油烟会释放出有害气体,炒菜产生的油烟主要与油温过高有关,油温一高,就会氧化分解,产生致癌物,不断对眼睛、鼻子和喉咙等部位产生刺激。

慢性喉炎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慢性喉炎与喉癌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并不代表慢性喉炎不会发展成喉癌。如果慢性喉炎不治疗,或者长期有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那么恶变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全喉切除手术后,患者还能说话吗?

如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喉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70%-80%。目前,喉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和化疗。其中,对于晚期喉癌患者来说,由于喉部分切除术无法根治性切除,所以主要以喉全切除术为主。不过接受喉全切除术之后,患者会失去了喉功能,导致无法正常说话。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晚期喉癌患者都需要进行喉全切除术,对于保留喉功能意愿非常强的患者来说,可以先接受放化疗,如果效果好,可以暂时不进行喉全切除术。

不过,医生提醒,与保喉相比,保命更重要。对于不符合放化疗条件或者放化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来说,为了延长生存期,还是建议接受喉全切除术。虽然术后失去了喉功能,无法说话,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恢复发音功能。

参考资料:

[1]《嗓子哑超两周,排查喉癌》.生命时报.2020-09-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远离癌症,关注常见的14个癌症早期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其中,防癌体检可早期发现大部分常见癌症。防癌体检怎么做?哪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癌症发生?远离癌症,这些你应知道↓↓科学防治,收藏了解!​#癌症早期症状有哪些#?(人民日报)

世界嗓音日 _ 别小看声音嘶哑,它有可能与癌有关

重庆之声4月17日讯 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今年世界嗓音日的主题是“您的嗓音,至关重要。”16日上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在西南医院门诊部举行义诊,为患者解答声音方面的疑惑。记者从义诊现场获悉,近年来咽喉病患者增长明显,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白杨提醒,市民需学会科学用嗓,如长时间出现声音嘶哑,请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

声音嘶哑不重视 50岁大哥患上喉癌

50岁的张大哥是一名有着近30年抽烟史的“老烟民”。今年年初,张大哥开始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但他没有重视。今年3月,张大哥声音嘶哑的症状越发严重,便在孩子的建议下来到西南医院就诊,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检查结果显示,他已患上了喉部鳞状细胞癌。

“当时,他的电子纤维咽喉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图像显示,他一侧的声带已出现充血、肿胀,表面粗糙不平、有白色物附着等情况,已出现了明显的癌变。”白杨医生介绍,张大哥之前出现的声音嘶哑等症状,便是喉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症状。“幸运的是,他通过喉镜检查并进行了病理活检,早期诊断,并接受了二氧化碳激光喉癌微创切除手术,没有对生活造成更大的影响,还能拥有较好的嗓音。”

很多市民都有个误区,认为嗓音问题不是疾病,其实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癌、声带白斑、紧张性发声障碍等都属于嗓音疾病,常见症状便包括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咽干、咽喉异物感等。

临床上,部分患者拖延时间太长,喉癌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堵塞呼吸道发生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强调嗓音问题要早发现早治疗。”白杨医生提醒,长期吸烟饮酒的老年人长时间出现声音嘶哑不缓解一定要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喉镜检查,排除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咽喉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外,重庆地区得咽喉病的患者数量也远高于其他地区。“究其原因,还是与重庆人的说话习惯与饮食习惯有关。”白杨医生说,重庆方言里面有很多爆破音,市民在说话时,总是喜欢大声地说出这些爆破音,再加上不少市民的饮食都有些重口味,喜欢烫火锅,时间久了,就有很大的概率患上慢性咽炎等喉部炎症。

从早到晚做直播,主播喊出声带结节

王珂今年 25 岁,是一位带货主播。“我每天早上 7 时左右起床,换好衣服化好妆,从8点半开始直播,一直播到 23 时左右。为了烘托直播间气氛,我经常情绪激动地和观众互动。”王珂告诉记者,直播大概 2 个月后,她便出现了持续声音嘶哑,刚开始很轻,她也没在意,继续直播。但一个月后,她发现嘶哑越来越重,且吃什么药都无法缓解。

经过喉镜检查,专家发现王珂两侧声带都长有声带小结。“声带小结发现早,是可以通过休息和药物治疗缓解的。但患者说话频率太高,七八个小时一直在说话,结节非常大,只能手术切除。”白杨医生介绍。

事实上,类似王珂这样的市民还有不少。白杨医生告诉记者,随着主播等职业的走红,许多年轻人趋之若鹜。“不过,这些人都是半路出家,不懂如何保护自己的嗓音,掌握不好发声方式,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嗓音,自然会导致嗓子出现问题。不少人到西南医院就诊时,已患上急性喉炎等症状。”白杨医生介绍。

日常保护嗓音怎么做?

“对于教师、播音员、歌手等职业用声人群,以及长期慢性咳嗽患者都是嗓音病高发人群。”白杨医生说,对于从事这些职业的市民,建议连续说话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中间休息10至15分钟,如果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喉咙干痒、咽部异物感明显、发音疲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要科学护嗓,更要学会避免暴力发声、滥用嗓音,即避免大声说话、高强度用嗓、语速过快、音调过高等。”白杨医生说,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需要用适合自己的声调讲话外,还可学习腹式呼吸发声等发声方式,从而让自己的嗓子能及时得到休息。

此外,白杨医生还建议,市民在日常说话时要避免清嗓行为,“清嗓容易引起声带高强度震动,更易损伤声带,如嗓子有异物感,可以采取喝水、小口吞咽的动作缓解。”在饮食方面,市民除多喝水外,还要多吃水果,多吃富含VC、VA、VB的食物。如果咽喉不舒服,则要避免辛辣冰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进而真正做到科学护嗓。

新闻多一点: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早到医院就诊,行电子纤维咽喉镜检查:

▶年龄>40岁,声音嘶哑>2周,如有长期的抽烟饮酒史,则更要警惕;

▶年龄在50岁以上,声音嘶哑、吞咽不适等症状反复1个月;

▶痰里特别是清晨的第一口痰里有血丝,要高度警惕咽喉癌变的风险;

▶若出现咽喉疼痛,经2周左右规范治疗仍不缓解,要警惕咽喉部的恶性肿瘤,因为肿瘤形成的黏膜溃疡会引起明显疼痛。

重庆之声记者 向含笑 通讯员 黄琪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