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化名)只有一岁多时,父母注意到他的左侧脸肿胀。
着急的父母带着他来到医院进行活检。
资深肿瘤医生创业,收购和自建并举
Larotrectinib 是一种一流的高选择性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 (TRK) 抑制剂,已获批用于治疗患有 TRK 融合阳性癌症的成人和儿童患者。近期,一项迄今为止最大的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癌症中进行的TRK 抑制剂研究显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广谱抗癌药物拉罗替尼展现出快速和持久的抗癌反应,引起轰动。
团队基于GQD NT设计的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单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体积下降82%,两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被完全消融。实验中,光敏药物的总剂量降至1.76至3.50微摩尔/千克的极低水平,与文献报道相比降低了90%(单次治疗)至95%(两次治疗),且所用的低剂量激光不会造成皮肤损伤,有望克服光动力学治疗中光敏药物过量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奥拉帕利化合物将于2024年3月到期,制剂专利在2029年10月到期,国内齐鲁制药、科伦制药、石药欧意等企业均已递交仿制药申请,上海迪诺、天士力、人福药业等多家企业也正在排队涌入PARP抑制剂市场,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将逐渐激化。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CAR-T产品所处的CGT(细胞与基因治疗)赛道也存在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尤其是2023年以来,就连国内CGT CDMO龙头药明康德也由于现实原因对其子公司药明生基临港生产基地做出了大量裁员、关闭生产线等业务调整。研发费用、生产成本高企导致CGT疗法定价难以实现可及性,原本药企还可通过CDMO将生产的高成本分摊,但如今连CDMO代工都没有办法规模化降低成本,这等于是给所有想要入局CGT疗法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癌细胞,化疗则是通过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但这两种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是无法识别正常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存在较强的副作用。
编辑|江芸 贾亭
一针百万的“抗癌神药”
2021年3月5日,国家药监局官方公众号《中国器审》发文明确说明,”此前批准的相关产品(辅助诊断获批产品)均未按照要求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无法对产品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系统性评价。“
财通证券认为,以20万年费用、5万目标人群估算,EGFR-ALK抑制剂年销售规模在100亿元,由于恩莎替尼药物顺应性较好,预期将占30%-40%市场份额
贝达药业主要研发管线市场规模
转自:人民网微信
在方敏看来,中国的肿瘤医疗服务需求非常大。中国拥有庞大的癌症患者基数,且由于人口老龄化、环境及现代人生活习惯等因素,癌症发病数逐年上升;而肿瘤医疗服务资源却相对短缺,尤其是二三线城市。
HIF抑制剂肿瘤适应症的临床开展方面,据国信证券,HIF 具有的促进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作用使其成为潜在的抗肿瘤治疗靶点。目前,针对HIF-1α和 HIF-2α的特异性抑制剂正在进行肿瘤适应症的早期临床。不过,目前并未有相关本土企业进行HIF 抑制剂肿瘤适应症的相关临床研究。
据统计,国内已有20多家企业参与到CAR-T产品的竞争中来,其中大部分是针对CD19靶点。
当前,全球已有8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FDA批准6款,国内2款)。
事实上,公开信息显示,A股上市公司当中,包括恒瑞医药(600276.SH)、三生制药(01530.HK)、东阳光药(01558.HK)等本土药企也已走上相关研发之路。
HIF历来是民间研究的热点。以国内为例,在知网上搜索关键词“HIF”,可以搜到1.68万篇关于HIF的研究文章。
长期以来,肾性贫血主要依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进行治疗,缺乏新的治疗手段。EPO的销售以国产企业为主,其中三生制药EPO类产品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今年二季度达到41.3%。今年上半年,三生制药的EPO(益比奥和赛博尔)类产品销售额为4.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
作为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最闪耀的明星,以PD-1、CAR-T为代表的免疫疗法近几年风靡全球,国内上市药企研发热情空前。此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免疫疗法先驱,相关概念股也有望在节后闪耀A股。
此次获奖两位专家的研究重点分别为T细胞和PD-1,先来看看这两位专家是如何结合免疫疗法帮助人类抗击癌症的?
T细胞: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了一种叫做T细胞的白细胞。从功能上看,它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自诞生后,我们体内的T细胞就会慢慢发育,并学会识别身体中的异常。等到它们成熟后,一旦发现微生物入侵,或是恶化的细胞,就会开始增殖,并让免疫系统对威胁发起攻击。在它们表面,存在一种叫做T细胞受体(TCR)的分子。这种分子能识别外来细胞表面呈现的异体蛋白,从而激活T细胞引起免疫反应,杀死那些表现出异常的细胞。序列分析发现,一种叫做CTLA-4的蛋白与CD28非常相似。为此,包括艾利森在内的诸多免疫学家将注意力转向了CTLA-4,试图理解它的功能。
艾利森被认为是实现隔离T细胞抗原受体复杂蛋白质的第一人。艾利森在免疫细胞的分子表面发现,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起到了“分子刹车”的作用,从而终止免疫反应。抑制CTLA-4分子,则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攻击肿瘤细胞。基于该机理,第一款癌症免疫药物伊匹单抗(ipilimumab,用于治疗黑色素瘤)问世。他的发现为那些最致命的癌症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本庶佑,生于1942年,现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本庶佑于1992年发现T细胞抑制受体PD-1,2013年依此开创了癌症免疫疗法,功绩名列《Science》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本庶佑是德国医学最高奖罗伯·柯霍奖的“科霍奖”得主。
目前,国内已有100多家企业投入了PD-1单抗研发。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63.500, 0.75, 1.20%)和百济神州等公司申报了PD-1单抗上市申请。其中,信达生物的信迪利、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已完成技术审评并离开了药审中心,预计将率先获批。
据中信证券(16.690, 0.16, 0.97%)分析,凭借抗癌的广谱性、持久性及较低的副作用,PD-1/PD-L1单抗自2014年上市以来就迅速放量,2017年全球销售额达到90亿美金左右。随着适应症的继续开拓,未来PD-1/PD-L1市场规模仍有较大上升空间,5年内销售额有望突破300亿美金。
与PD-1比肩的免疫疗法CAR-T同样红透全国。目前,国内已有近30个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申请,金斯瑞生物科技旗下的南京传奇是第一家获批临床试验的公司,复星医药旗下的复宏汉霖、上海优迪卡等也已获批临床试验。
截至2018年4月,中国有158个在Clinicaltrials上注册的试验,以微弱差距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大幅领先欧洲和日本。该机构表示,参考临床研究成果及产业化能力,安科生物、复星医药、智飞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四家上市公司实力较强。
最后,还有一个特别消息: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艾利森,还是The CheckPoints 乐队的成员。图中他正在吹口琴。不说了,中证君准备报口琴班去了!
根据最新的拉罗替尼治疗的数据显示,拉罗替尼对大多数的瘤种都有着很明显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