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是指包括颈部,颌下,颏下,耳后,耳前,乳突区,锁骨上,锁骨下,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处的淋巴结肿大。
青春是一种心境
按照部位来分的话,
而肿瘤时,淋巴结可以均匀强化。且在MRI-DWI序列上,表现为高信号。
位置:大多数都位于人体的浅表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最多,并集结成群。
编辑邀请了河南省肿瘤医院专家,为大家揭开危险肿块的“真面目”。
如EBV(EB病毒)、CMV(巨细胞病毒)的IgM,抗核抗体谱等。
而肿瘤复发转移引起的淋巴转移,也会表现出淋巴结肿大,但是跟炎症引起的不一样,原发癌灶大部分在头颈部,尤其是鼻咽癌以及甲状腺癌的转移多为常见。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表现为颈部或者锁骨上窝出现,坚硬的重大淋巴结,起初为单方,无疼痛的可被推动,很快会出现多个淋巴结,并侵及到周围的其他组织,此时,肿块呈现出节节转,固定有局部或者,放射性的疼痛,晚期状况可能会发生坏死,以致溃疡,感染,甚至出血。
如巨大淋巴结增生、假性淋巴瘤、反应性增生、坏死性淋巴结炎、急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节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清病等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疼痛的临床症状。
以上仅作为科普知识
当然,还有一些人虽然做了全面检查仍然不能确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诊断性治疗,如抗炎、抗结核等,观察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则肿瘤的可能性增大。一旦确诊是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也不要悲观。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瘤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可以在有经验的血液科医生指导下做放化疗,同时配合中医药扶正解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清除残留病灶,预防复发,可获得长期生存。
淋巴结肿大往往意味着身体出现了异常,可以根据淋巴结肿大出现的部位及触感,初步判断病因,必要时及时去医院就诊。特别是当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时需要引起警觉,及时就医排查。
淋巴结肿大又是什么?
腘窝是指膝后区的菱形凹陷。多由足或小腿部位的皮肤炎症引起。
超声报告该怎么解读
3/ 枕部淋巴结肿大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血液病科主治医师
淋巴结是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各种原因,造成淋巴结肿大,是给身体的报警信号。
当人体某部位发生病变时,病毒、细菌、毒素、肿瘤细胞等异物成份,首先由淋巴管引流,汇集到附近的淋巴结。局部淋巴结具有拦截、过滤和清除这些异物的作用,成为阻止病变蔓延和扩散的第一道防御屏障。
首先,判断有无淋巴结肿大。
正常淋巴结的大小文献报告不一,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淋巴结直径小于10mm为正常,15mm可疑肿瘤,大于20mm者多为肿瘤转移引起。但大小不是一个绝对概念,有些2cm以上的可能不是转移,而经常也发现1cm以内的小淋巴结,最后证实是转移性的肿大。
其次,看形态。
炎症性淋巴结肿大,会伴随疼痛及压痛,直径一般不超过2~3厘米,且质地偏软、界限清晰、形态规则,活动度较好。
参考文献
根据上述介绍,该患者下一步合适的处理措施是什么?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淋巴瘤?
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是结核感染,如肺结核、淋巴结结核以及肠道结核等,肿大的淋巴结可沿着引流方向纵向分布,就如同串珠一般。
还有,恶性肿瘤转移时,淋巴结失去正常形态,甚至多个淋巴结相互融合成一个巨大肿块,呈分叶状。
B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7天
监制:孙晖 王继亮
全面检查
02淋巴结感染所致的淋巴结肿大
手术活检
包括急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结炎。当口腔、头颈部和呼吸道等身体某一部位发生感染时,细菌及其毒素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从而导致淋巴结群的肿大和疼痛。
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无处不有,并且全身的淋巴系统随时都处在不断循环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似乎全身各处都可以发生肿瘤的转移,但是临床上淋巴转移一般是区域性的。因此癌症发生淋巴结转移后,治疗应以全身性治疗为主,兼顾局部治疗。而化疗和中医治疗都属于全身治疗的方法,淋巴转移治疗中运用较多。
视频号
发烧、盗汗、乏力、消瘦、胃口差、颈部淋巴结肿大,都可能是淋巴组织的问题。一旦发现以上信号,就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便让淋巴瘤病人得到及早的对症治疗。但大多数人会误以为是感冒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E、头颈部CT检查
3
参考资料:
主任医师
淋巴结肿大最主要有三种原因: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则要引起重视。
1/ 悄悄长大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系统的肿瘤。因为淋巴结遍布全身各处,所以一旦患上淋巴瘤,除了可以引起颈部的变化,身体其他地方的淋巴结也可以肿大。
恶性肿瘤可出现局部或是全身淋巴结转移,如淋巴癌伴有一侧或两侧腋窝下淋巴结肿大;胃癌患者有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这是其主要特征;肺癌可出现腋窝下、锁骨上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胰腺癌患者易出现颈后部淋巴结肿大。
d.耳后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头皮感染,中耳炎等;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而淋巴细胞增多者常考虑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发现异型淋巴细胞(10%~20%或更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淋巴结肿大伴有外周血幼稚细胞者多为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