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40岁以上的自由职业者和农民朋友,可以考虑定期做个体检(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一般单位每年都会安排健康体检)。
今天聊聊癌症筛查哪些事儿,希望对读者朋友有启发!
年龄超过50岁;长时间坐着和缺乏运动;腹型肥胖者;患有肠息肉或肠息肉家族史;高蛋白质、高脂肪、高热量和低膳食纤维饮食者,应每年去医院做次大便潜血和肛门指诊检查,必要时需做肠镜检查。
先回答第1个问题:
人们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知,已从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致癌、突变致癌等单因素学说上升到多因素多步骤的综合致癌理论。肿瘤发病率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营养、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其中,吸烟、肥胖、糖尿病、病毒感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是首当其冲的原因。
贵的不一定最适合
防癌体检是什么?
1.肺癌
2.胃癌
3.食管癌
4.乳腺癌
5.大肠癌
6.宫颈癌
7.肝癌
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多走少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75分钟高强度体力活动。此外,对于久坐的人,最好每个小时都匀出几分钟起来走走。
我们承诺对您的隐私进行严格保密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希望大家正确面对健康体检,既不无谓恐慌,也不要忽视身体健康。
粪便也可以留,看有没有隐血,这对有无结直肠癌的判断是有一定意义的。
(1)首先是肺癌,那么多年来,肺癌一直高居榜首,所以筛查肺癌很关键。
恐惧之中,张先生更多的是不解:为什么会是我的父亲?他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均衡,唯有一个抽烟的习惯。即便是抽烟的因素,也应该是肺部出现病变,为什么是胃呢?之前他从未有过胃痛或胃溃疡的毛病,只是近来吃饭有些胃口不佳、闷闷的,如此轻微的症状,没想到一查竟是胃癌4期。想来半年前体检时已患病,可为什么检查不出?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妇女儿童医院肿瘤专科已开科,特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教授黄俊辉亲临坐镇,门诊时间每周二8:00~17:00,关注公众号即可在线预约哦。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不过量食用如牛肉、猪肉、羊肉等红肉,加工肉类即使要吃也只能吃很少。国家推荐的红肉摄入量是平均每人每天摄入50至75克。
主要筛查手段:普通X线检查、肺部低剂量CT、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每年进行1次筛查
方法
首选肠镜和粪便潜血检测,其次为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
欢迎关注,本号专注生产健康内容,做千家万户的家庭医生!
筛查的方式有每五年做一次纤维乙状结肠镜的检查,五年一次的气钡双重造影,五年一次CT结肠镜检查等,当这些检查为阳性时,需要补做结肠镜的检查。此外,每年还需要做大便隐血的筛检,或者是大便免疫的化学测试等,最好是连续检测三次,这样的结果较为准确。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的,也需要做结肠镜的检查。
•肿瘤标志物:常用的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CA125等,有间接提示作用,但不具特异性。
事实上,随着最近几年消化内镜的普及,我国这方面的数据也越来越好了。
你知道吗,癌症早已不是不治之症。接近半数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约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而获得治愈机会的。而为什么很多人一旦确诊癌症就已经是中晚期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份特殊的“保养手册”,它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密切联系——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与预防。
癌症筛查体检的正面意义:
普通体检检查的是人的心、肝、肾的功能,对我们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的数据,我们能够掌握人体的一般情况,发现一些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偏爱于熏制和腌制食物;生活在胃癌高发区的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以及胃溃疡患者;有胃癌家族史者,应1~2年去医院做次胃镜检查。
但其实,这个事情有两面性。
家族中有前列腺癌病例;年龄超过50岁的男性;高脂肪、高热量以及低膳食纤维饮食者;长时间坐着不动或精神压力太大者,应每年去医院做次直肠指诊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如果您不方便在手机上自行操作
理——就是病理诊断。对发现的异常组织,取其中一小块进行病理诊断,从而最终确定是不是恶性肿瘤。
一般来说,癌症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信大家脑海里有个大致的认识了,不管是最常见的新发癌症,还是最常见的癌症死亡,都是跟那几个癌症有关的: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宫颈癌。
并且癌症筛查体检并不能防范所有的癌症,比如小细胞肺癌、某些进展迅猛的低分化腺癌和肝癌等,往往早期就容易转移,难以从筛查体检中获益。
长按下面二维码,前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