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患者的痛苦:父亲去年10月份被珍断为肺癌晚期,虽然有在医院治疗过一段时间,但疼痛依旧。现在腹部疼的厉害,而且几乎不能吃饭,吃下东西过一会就全都吐出来,看着父亲这样痛苦的活着,全家人心里也很不好受。请问癌症晚期疼痛用什么药呢?
什么是癌痛?有多痛?
止痛药除了可以止痛,也可以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症状,特别是肝肾功能,止痛药都是具有比较强的肾毒性以及损害肝功能,长期使用,必须要检测肝肾功能,以免出现更严重的情况。
对于癌症的治疗,在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之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养好身体,这样恢复的机会也会更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癌细胞发生转移,导致中枢神经疼痛专区产生疼痛感觉,所以手术切除相应的神经组织,可以减缓疼痛的感觉。但着只是治标不治本。
第一阶梯为解热镇痛药,其代表药物为阿司匹林,替代药物有消炎痛、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双氯芬酸(扶他林)等,还可作第二、第三阶梯药物的辅助用药。而此类药物多有胃肠不良反应(如胃溃疡、胃出血等),且剂量增加且毒性加重,故应几类药物“交替使用”,可明显减轻副作用。
第二阶梯药物为弱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为可待因,替代药物有强痛定、羟考酮、曲马多、痛力克和右丙氧芬等,主要适用于第一阶梯用药后仍有疼痛者。从药理学分析,此类药可与解热镇痛药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也可组成复方制剂(如氨芬待因、安度芬、丙氧胺酚等),可单独或“交替使用”于中度疼痛的止痛,以减少副作用和成瘾性。
第三阶梯用药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为吗啡及其缓释片美菲康、美施康定等,替代药物有氢吗啡酮、羟吗啡酮、左马喃、美沙酮、芬太尼贴剂和丁丙诺啡等。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重度疼痛者。
1. 分散注意力:可以听音乐、看书、下棋、看电视等来分散注意力,缓解癌痛。
2. 按摩:家人可以为患者进行适当按摩,除了能改善血液循环外,在癌痛部位按摩,还能缓解癌痛。
3. 聊天:家人及街坊邻居多陪患者聊聊天,拉拉家常,一起回忆陈年往事,营造轻松的氛围。
癌性疼痛是伴随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患者身心疼痛性疾病。癌痛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对周围组织造成了影响,导致神经压迫和组织损伤。它与疾病的产生部位、产生原因及病理特点都有关联,并且会伴随肿瘤的病情进展而随时变化。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
晚期肿瘤患者的癌痛完全可能接近甚至达到10级,让人无法想象、无法言喻的痛!此时,癌痛使患者完全无法入睡,甚至因为剧痛而导致思维不清、人格改变,可以不计一切代价只求能止痛。如果此时无法给予止痛,部分患者很可能采取轻生行为,因为对他们而言,死亡反而成为了最好的解脱……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理事长秦叔逵教授就说到,没有哪一种药没有毒性,止痛药也不例外,但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理智的,所以只要遵医嘱用药,一般也不会引发药物毒性。一般来说,阿片类药物出现中毒时早期会表现为呼吸抑制,如呼吸次数变少、呼吸变浅,严重时还会出现针尖样瞳孔,一旦出现及时咨询医生。
中医学对癌痛的病机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即实证的“不通则痛”和虚证的“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是由于气滞、血瘀、痰湿、热毒等引起脉络闭阻,瘀塞不通,而发生疼痛,如《证治要诀》云:“脾积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痛”;“不荣则痛”则是因为肿瘤日久,邪伤正气,气血虚弱,无法荣养脏腑经络而发生疼痛,经云:“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由于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病机有异,虚实亦有偏重之别,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一般而言,早、中期肿瘤以实痛为主,晚期以虚痛为主,或虚实并见。
像吗啡,度冷丁,这些止痛药虽然有很大的止痛效果,但是它们本身就有很强的成瘾性,经常的使用,会产生依赖性,难以戒断。
失眠的临床表现包括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日间残留效应,如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还有人对阿片类药物心存顾虑,担心药物成瘾,因此想尽量不吃药,或者只有在疼的时候才服药,甚至自行服用去痛片、芬必得等,殊不知,这些药物反而可能带来致命的副作用,例如持续出血、肝肾功能损伤。事实上,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尤其是控缓释药物是不会成瘾的。凡是作用时间越长的药物,成瘾的概率就越低,因此在临床上,建议癌痛患者使用长效药物和控缓释药物,减少针剂和速释片的使用。也有些患者担心,一旦使用阿片类药物就停不下来,要终身服药。其实,镇痛药使用越早,剂量越小,效果越好。慢性癌痛作为一种疾病,尽早使用镇痛药,可将癌痛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形成难治性疼痛。若肿瘤病情经治疗好转,疼痛也随之减轻,则可减小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或停药。若肿瘤病情或疼痛无好转,阿片类药物则可长期服用来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阿片类止痛药是无剂量限制的,可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增加用药剂量,直至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当然,任何药物都是有副反应的,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副反应是恶心、呕吐和便秘,因而,医生在开药的同时,往往还会给患者开预防恶心呕吐和便秘的药物。一般来说,恶心呕吐约一周就会消失,但便秘可能会长期存在。
辅助镇痛药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激素等,一般是在使用阿片类时添加,帮助提高疗效用的,剂量较小,遵医嘱即可。这类药最明显的副作用是嗜睡。
1.肿瘤侵犯导致疼痛,癌细胞直接浸润、压迫或转移可引起严重的癌症疼痛,约占癌痛的80%。
2.抗肿瘤治疗导致疼痛,如手术、放疗及化疗等,占癌痛的10%。
3.与肿瘤相关的疼痛,癌症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褥疮、便秘、肌肉痉挛等都可能引起疼痛,约占癌痛的8%。
4.与肿瘤或治疗无关的疼痛,肿瘤患者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非癌症因素所致的疼痛,如骨关节炎、风湿、痛风等,约占癌症疼痛的2%。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观念误区,很多患者出现癌痛后,往往忍着不用药。这种错误观念亟须扭转。研究证明,除了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疼痛是人体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就如同呼吸急促或者呼吸停止,血压没有了或者血压升高都需要警惕一样,如果出现疼痛,也是需要警惕的。只要有异常的疼痛就要治疗,绝不能忍受,如果疼痛忍的时间过长,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免疫力,也会影响食欲、睡眠及情绪,甚至人际交往。所以有疼痛症状要就医,不能强忍。
失眠也是癌症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为17%至57%,是普通人群的2到3倍。
一、治疗癌痛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二、如何选择合适的止痛药?
三、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会成瘾吗?
吗啡和其他阿片类止痛剂的口服控缓释剂型在胃肠道缓慢释放、吸收,血药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止痛浓度,不会造成血药浓度迅速上升,成瘾的现象极其罕见。剂量需求的增加并不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信号,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减轻,阿片类药物剂量是可以逐步减少的。事实上,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尤其是口服按时给药,发生成瘾(精神依赖性)的可能性极微[4]。临床数据表明,吗啡治疗慢性癌痛时成瘾性发生率仅为0.029%~0.033%,因此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规律服用阿片药物是不会成瘾的。
五、如果患者出现了爆发痛怎么办?
六、患者可以自己停药吗?
七、老年人使用阿片类药物需要减量吗?
八、孕期、哺乳期妇女可以用吗?
九、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如何处理?
1. 便秘
2. 恶心及呕吐
3. 嗜睡、过度镇静
4. 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