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根治术)
N0a:一个或更多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的良性淋巴结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如何早期发现癌症转移?
没有穿过基底膜进入黏膜下层
总之,对于肿瘤转移,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
“我知道你可能不相信眼前的结果,但是,从你提供的B超结果来看,10年前的甲状腺结节就可能是恶性,只可惜你一直回避而已。幸亏甲状癌发展慢,如果是别的部位脏器癌症,观察10年早就没命了。”我毫不客气地批评道。
因而很小的时候就能通过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
同样更新的还有病理标准
甲状腺若是出现转移,都有哪些转移方式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温清泉表示,甲状腺癌的转移方式需要看具体病理类型,若是乳头状癌,比较常见的转移类型是通过淋巴转移,也有血道转移,但相对较少。滤泡癌往往是通过血道转移,髓样癌有一部分会通过淋巴转移,部分也会通过血道转移。因此,甲状腺癌不同的病理类型,其转移的方式也不同。
因此,对于临床可疑的转移淋巴结,尤其是细针穿刺活检证实的转移淋巴结,仅位于中央区时,一般推荐治疗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加或不加预防性患侧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当可疑淋巴结仅位于一侧侧颈区时,一般推荐中央区淋巴结+患侧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加或不加对侧侧颈区淋巴结清扫。
一切按计划预约中。
甲状腺髓样癌则起源于滤泡旁细胞
甲状腺里的癌变
癌症转移真可谓是一个多因素参与、极其复杂的过程。为了生存壮大,肿瘤细胞也是拼尽全力。
T 指的是原发肿瘤PrimaryTumor;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PET-CT虽说敏感性提高了不少,但是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该评分系统并没有将淋巴结是否转移纳入考虑因素,可以看出淋巴结转移对20年生存率几乎没有影响。
甲状腺癌:常转移至骨、肝、肺。
因小于55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存期较长,所以小于55岁甲状腺癌只分为I期和II期,决定I期和II期的只有是否远处转移,而原发肿瘤T和淋巴结N的转移情况不影响分期。再看大于55岁分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I期、II期是早期,III期是中期,IVA期是局部晚期,IVB期是晚期,决定早期还是中晚期的是原发肿瘤(T)的大小及局部侵犯情况,还有远处转移(M),而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不是决定因素。所以对甲状腺癌生存期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远处转移>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对分期和生存期影响最小。
55岁以上
触诊其颈部发现,左侧颈部饱满,可以触及大小约2*2cm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欠清晰,无压痛。右侧甲状腺轻度肿大,质软,无波动感,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
N1a:Ⅵ和Ⅶ区淋巴结转移(气管前、气管旁、喉前/Deiph淋巴结、上纵隔淋巴结),可为单侧或双侧病变
都说乳头状癌是幸福癌
不会转移的病变
可预后为什么不受影响呢?
微小腺外侵犯不再列入规范的病理报告
“2009年2月份B超:左叶结节0.7x0.6cm,低回声,边界清,虽然B超没有明确提示恶性特征,但是,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与超声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仪器有一定关系。因此,你应该去大医院进一步复查,排除恶性才对。
望着患者忧伤地离开的背影,我也陷入了沉思。
看着她手中的颈部B超检查报告,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诊断: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不能除外。在与她详细沟通疾病的初步诊断和可能的治疗方案后,她同意了住院进一步诊疗。
为了让患者心服口服地了解疾病真相,我把她近10年的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单按年份铺开,并拿一张白纸画一个甲状腺结构示意图,逐条分析。
目前在癌症转移的诊断中尚无公认的专一性标记物,常需要多种标记物联合检测以提高敏感性。
先简单介绍一个病例:患者30岁女性,超声发现右侧甲状腺8mm低回声结节,纵横比>1,可见点状强回声,TIRADS 5类。术前多次彩超均未发现颈部可疑淋巴结。故行甲状腺右叶加峡部切除+预防性右侧中央区(VI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甲状腺乳头状癌,右VI区淋巴结8/11(清扫11枚淋巴结中有8枚可见癌转移)。患者术后2周拿到病理报告后就诊询问:纠结要不要切掉另一侧甲状腺,后加做碘131呢?
一、首先我们先了解几个个概念:
二、下面我们看一篇文章:
B组:93 例 甲状腺全切+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该组术后发现46.2%病理下淋巴结转移)
1. 两组复发概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但未清扫淋巴结组需要多于1次碘131治疗的比例高。
2.清扫淋巴结组有更高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
此研究表明:在术前检查没有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发现病理下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46.2%。即便有如此多的淋巴结转移,不清扫淋巴结组和清扫淋巴结组复发率相似。但清扫淋巴结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较比例较高,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会造成低钙血症,导致患者手足麻木甚至抽搐,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需要长期补钙维持。基于此,ATA指南没有常规推荐对甲癌患者进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而我国指南考虑到术前未发现而仅术后病理下发现的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常见,故推荐在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前提下对肿瘤同侧的中央区淋巴结进行预防性清扫。
但并非所有复发或持续性分化型甲癌一旦发现都需要立即手术,部分负荷较小的、无症状的、短期无周围软组织被侵袭风险的病灶也可以选择积极观察。再次手术的生化缓解率为21%~66%,而结构缓解率为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