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最近在天涯社区看到一个帖子,这个帖子的楼主声称自己“研究癌症数十年,得出了一个治疗癌症的特效通用方,适用于各种癌症。”并且放上了自己“研究”出的“癌症特效方”。
这个帖子有170多个回复,除了个别人相信外,更多的人是保持了理性,质疑楼主的可信度。毕竟这个“特效方”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也没有临床案例来证明,而且一旦有人提出质疑,这个楼主就出口成脏,言语侮辱,让人不适。
治疗3个月后复查
任何一项研究似乎有阳性数据,但是都意味着权衡,就比如对于脑转移的情况下,肺腺癌的治疗,使用靶向药物先打击,然后在全脑放疗。还是先全脑放疗后使用靶向药物,而且全脑放疗对于多数患者而言仅有一次机会,选择的时候慎之又慎。在临床数据面前,出现了脑转移灶的情况下,并且在不能进行伽马刀的情况下,全脑放疗再使用靶向药物是较好的。
对于先前未接受过脑部放疗的脑转移小细胞肺癌患者,标准治疗是全脑放疗,但脑转移数量较少,体积较小,同时颅外肿瘤转移少,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考虑SRS,这有利于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放疗改名,刀刀有学问
在临床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瘤子太大了,无法手术了,病人活不了几天了”、“老人年纪太大了,体质弱,不能手术”。这其实涉及肺癌手术的适应症问题。的确,一确诊肺癌就能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早期发现的肺癌太少。很多肺癌发现时,瘤体已经很大,无法立刻手术;有的瘤体不大,但已经出现了远处转移。其实,对于不能马上做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化疗将肿瘤缩小,达到降低分期的目的,然后抓住时机进行根治性切除。与众多实体瘤的治疗原则一样,只有接受根治性手术,肺癌患者才有长期生存的可能。临床经验表明,年龄不是肺癌手术的禁忌症,即便是80多岁的老人,通过手术及综合治疗,也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最关键的是——不用开刀!
2010年治疗时患者脑转移病灶情况
没错!目前长沙泰和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引进的第五代立体定向放疗设备“陀螺刀”对肝部、肺部、脑部等部位实体肿瘤有很好的局部控制作用,适合体质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部分患者。
第一,无创伤、不出血、不需麻醉、不需要特殊的术前准备和用药,治疗在清醒、无痛情况下进行。
第二,治疗过程不受年龄、身体状况及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炎等合并症的影响,尤其适合于不能耐受手术或麻醉者,对转移灶可一并治疗。
第三,治疗全过程均由计算机控制,疗效确切,正常组织损伤小。
第四,治疗简便、省时,一般治疗前后不受饮食和活动限制无严重不良反应。
第五,因肿瘤生长压迫、神经受侵或晚期肿瘤转移至骨骼导致患者出现的剧痛可采用陀螺刀治疗,使外侵病灶消退、肿瘤体积缩小,受肿瘤浸润的神经所产生的症状有所缓解,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实际上随着SRS技术的发展,根据日本一项包括肺癌患者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结果,只要最大脑转移瘤体积<10 mL,最长直径<3 cm,全部脑转移瘤累计体积≤15mL, 不超过10个脑转移瘤的患者接受提前SRS,脑转移瘤数量不影响生存期。
参考资料: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靶向治疗就是精准治疗的一种。靶向治疗可以逆转特定基因的突变,通过这种治疗方式,许多癌症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控制。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希望可以使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够接受精准医疗(无论是常见病还是罕见病)。病理学家们也正在使用一种叫做MSK-IMPACTTM的强有力的DNA测序方法去指导并优化各种类型的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案。
此外,据介绍,脑部“磁波刀”治疗系统的超声技术还可以借机械振动功能暂时打开血脑屏障。一般的药物、细菌都比较难穿透血脑屏障,而该技术可以实现可逆、暂时打开血脑屏障以便治疗。
三叉神经痛、癫痫等。
2)陀螺刀
2013年10月底复查时检查出脑转移,在决定如何治疗前,又是到各个医院的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脑外科挂号看医生。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积极拓展新的研究方法,例如篮子计划——癌症患者根据癌症突变情况进行临床实验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快更好地在更多患者身上实施精准医疗。
现在问题来了,对于一个存在脑转移灶的患者而言,假设脑转移灶是多发的,不能进行伽马刀治疗,只能在全脑放疗和入脑效果好的靶向药物之间选择。那么患者该如何选择,多数情况下,患者会选择特罗凯等治疗。
100名患者经过伽马刀治疗,然后进行EGFR TKI(厄洛替尼)治疗,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是23个月,患者总生存时间为47个月。
至2012年5月底在郑大附院完成了5次化疗,化疗期间身体状况尚好,生活可以自理。
陀螺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先进设备,竟然会有如此好的治疗效果?据了解,陀螺刀是当今世界上最精确的一种伽玛射线放疗设备。它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把经过精密计划和计算的一定剂量伽马射线集中准确地送到肿瘤内部,并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不同的形状进行形状和射线强度的调整,使射线像一把精确无误的手术刀,按照肿瘤的不同大小和形状精确地杀死肿瘤组织,达到手术切除和损毁肿瘤的效果,而周边正常组织几乎不受影响。
全脑放疗或伽马刀后,使用靶向药物颅内无进展期更长。
【治疗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
有一位莒县农村的12岁男孩,在某上级大医院CT检查发现肝脏巨大占位,考虑肝母细胞瘤并行小剂量化疗。后来,患儿父母慕名来到中医院,王主任经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认为该患儿病情还需与原发性肝癌相鉴别,建议患儿行肝穿刺活检。当时患儿父母认为后者比较罕见且在大医院都看过,不同意穿刺,经过王主任的耐心说服,最终同意在B超导引下进行了肝脏穿刺活检。病理切片先后送到山东省立医院与天津肿瘤医院病理科,均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王主任为他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并行陀螺刀治疗2疗程后,患儿肝部肿块明显缩小,疼痛消失。患儿父母十分感激地对王培满说:“孩子的病诊断明白了,不管怎样我们也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