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仅仅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对家人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顾晋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院长,也是肠道肿瘤方面的专家,一年做的消化道肿瘤手术就达到1000多例。而他的父亲顾方六教授更是一名权威的泌尿外科专家,但是,他在2003年被查出罹患胃癌。
1. 早期癌症——很多都可以治愈
1. 肿块、结节。注意,持续增大特别是增大迅速的结节,倾向恶性可能,要特别重视。
2. 持续疼痛非外伤。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非外伤导致的、原因不明的持续疼痛。
3. 长治不愈久咳嗽。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应警惕肺癌等的可能。
4. 不明原因总发烧。要警惕癌症可能。
5. 莫名消瘦和疲乏。消瘦和疲乏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现之一。
6.没有外伤却出血。如:便血或呕血,咳血、痰中带血等。
7. 消化异常持续在。反酸烧心,上腹闷痛不适等。
8. 吞咽食物梗阻感。要警惕食管癌、喉癌等的可能。
9.声嘶持续难恢复。要警惕喉癌、肺癌等的可能。
10. 大便习惯性状改变。要警惕大肠癌。
11. 白斑增大灼痒。白斑迅速扩大伴灼痒感。
12. 黑痣增大变色。要怀疑黑色素瘤可能。
13. 很容易发生骨折。要注意排查白血病。
14. 溃疡伤口久不愈。应警惕口腔癌可能。
15. 男性乳房异常变。如男性乳房异常增生长大或出现其他异常变化。
2.晚期癌症——有些也能被治愈
癌症患者五年后如何做
癌症患者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比如鸡蛋、鱼肉、牛肉等;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腌制类、烧烤和油煎类食物。
这8种药物里有已经上市,也有一些仍然在研的新药,既有直接针对某些基因异常的,也有因为缺乏直接治疗选择,退而求其次靶向上下游信号通路的。有一些组的靶向治疗,还会与化疗联合使用。总共有5467例患者接受了基因检测,但最终符合条件入组NLMT试验的患者只有302例。由于患者情况复杂,试验中认为达到以下几种情况,如中位PFS超过3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持续临床获益率(DCB)超过30%,就算取得疗效。
研究人员还报告了在一项剂量递增研究中,两名患有KRAS突变肿瘤的病人对治疗产生了正面反应。经过6周的治疗,两名病人的肿瘤分别缩小了34%和67%。
来到了医院,老伴在医生的带领下,得以再见妻子,而一见却成了永别......
所以,建议癌症晚期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尽量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也有一少数患者选择了不去治疗,这些患者有的会呆在家里;有的会四处旅游;还有的会选择这家“安乐死”医院。
王学文最喜欢的一个食物是鲜奶蛋糕,对于生病中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本该是少吃的,但院方却不对此做约束,毕竟这家医院建院的宗旨便是给绝症患者“临终关怀”,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生活环境,让他们死前不留遗憾。
(1)某些淋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比如,某些类型的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某些类型的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等),本身就是全身性的疾病,不管早期晚期都是以内科治疗为主,通过化疗、靶向和免疫等综合治疗,不少病人是可以争取治愈的,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作为一个企业家,李开复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比起健康人,他又缺失了很多,有一句话叫做,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人死了钱却没花完,用自己的健康去换金钱最世界上最不划算的交易。
2010年中秋节前夕,王学文选择来到了这家医院。
其实,在她得知自己患上了癌症的那刻起,她的内心便有了明悟,明白自己迟早都会有这么一天。
对于王学文来说,来到这样一个医院是不后悔的,他既得到了照顾,得到了坦然面对死亡的勇气,又全了家人的心愿,在安详与幸福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每天都去看望父亲,想要尽全力救治父亲。某日,他照常去看望父亲时,父亲思索良久告诉他“我现在其实生不如死”,这句话让顾晋的内心百感交集。
当然,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癌症治疗其实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基因层面进行治疗的PD-1,CAR-T疗法等都已经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只不过由于处在免疫治疗的早期阶段,这种治疗方法还比较昂贵,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相信免疫疗法逐渐都会成为普通人也能应用的起的治疗药物。
这些“懒癌”能共存
这便是来这家医院的患者的选择,而他们的家人也都同意他们这样的选择,对于患者的家人来说,患者只要开心就好,如果这样的“安宁护理”,能让患者死前减轻痛苦,家人甘之如饴。
患病前他对于运动十分嗤之以鼻,不爱运动,觉得纯粹是在浪费时间。患病后,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告诉他运动无比重要,于是他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出门的时候尽可能走路,每周还会抽出时间爬山、做瑜伽等。
到了弥留之际,他们会被推入“关怀室”,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而医院也将会通知他们的家人,届时,患者将会在医生、家人的陪伴下,幸福的闭上眼睛。
作为医生和儿子,顾晋也想尽全力去拯救父亲的生命,然而当他了解到父亲的痛苦之后,他选择了和癌症“和解”,只做姑息治疗,不做任何抢救。
前面说过,早期癌症多数有机会争取治愈,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中的关键。但很多癌症病人发现的时候已经转移扩散晚期了,晚期癌症多数情况下确实很难治愈,更多的是通过治疗有限地延长生存时间,尽可能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
所以说癌症晚期治疗不管花多少钱,想治愈的可能性不大。我跟大家说一个真实的例子,我村组上有四个妇女(包括我老婆在内)都是前年做的切除手术。她们三个都是患肠类的癌症,而且她们手术是在省级医院做的,我老婆第一次手术是在市级医院。当时已经是疼痛坚持不下了,只能马上手术。
点评
有尊严的死去
切记以下非常重要的提醒:并不是所有患上这些肿瘤的病人在任何情况都不需要治疗,这个理解是大错特错的,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而且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要求医生要有足够的经验,要能区分哪些情况需积极进行干预,哪些情况可以观察暂不干预,而绝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不进行治疗,还需要结合病人的主观意愿,且必须有条件能做到积极地监测随访复查。
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他深知没有太好的办法去治疗老父亲的病,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帮助过后这最后的日子。
有人肯定会担心,癌症那么“可怕”,不治疗能行吗?其实想一想,治疗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生存,如果某些情况下治疗与不治疗,对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治疗本身并不是没有“副作用”,当然要权衡利弊,不要为了治疗而治疗。有的癌症或者说有的癌症病人,确实是可以暂时不用急着治疗的,这就是所谓的“惰性肿瘤”(俗称“懒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