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之所以可怕,因为早期症状较隐匿,不易被发觉或常常被误认为其他疾病。当有症状时再去医院做检查,已达到晚期,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大家平时一定要关注,尤其是身体有以下这些症状时,说明癌细胞已经扩散或已经进入晚期。
我们说的癌症晚期,只要癌症发生远处转移了,不管是很小的孤立转移,还是广泛的多发转移,不管是重要脏器转移,还是诸如皮下和非区域淋巴结的转移,那都是远处转移,都属于晚期癌症。
一呼一吸之间要注意,一餐一食也应有所选择。
本文来自【健康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有相关疑问或难题,可以在评论区内留言,我会一一解答!
➡️ 年龄在50 至 80 岁之间,身体状况良好,并且目前吸烟或在过去 15 年内戒烟,并且吸烟史统计值达 20。(这是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例如,每天吸烟 2 包,持续 10 年的人 [2 x 10 = 20] 或者每天抽 1 包烟 20 年的人 [1 x 20 = 20]。)
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和筛查呢?常仁杰提醒,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就应该做胃肠镜检查。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40岁以上且居住在胃癌高发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或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等人群建议做胃镜检查。根据《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年龄在50岁至75岁之间、有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既往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的人群建议做肠镜检查。
2021年,国家癌症中心出版的《2019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近90%的甲状腺癌都是乳头状癌,这种亚型的病变生长非常缓慢,通过及时的治疗预后非常好,几乎不会导致患者死亡,其10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
范先生有多年的乙肝病史,就在19年因出现腹胀、上腹疼痛等症状前往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肝癌,且肿瘤已经累及肝右、肝中静脉,伴双肺多发转移灶;甲胎蛋白18600ng/mL,异常凝血酶原>75000 mAU/mL。
编辑:夏洪玲
参考资料:
查看
随着现在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实很多癌症患者已经可以治疗,即便是癌细胞已经扩散,也依旧能够治疗。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即便是自己的癌症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但是也不能绝望,尤其不能丧失信心。
而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过去的28年里,美国癌症死亡率持续降低,从1991年的峰值到2019年(有数据可查的最近一年),下降了32%。
责编:吴忠兰
新年最好的10个养生方法,不花一分钱!
江跃全说,吸烟是肺癌高发最主要的原因,吸烟的人罹患肺癌风险比不吸烟的人要高出10至25倍,吸烟时间越长,危害也就越大。此外,吸烟不仅诱发肺癌,还与食管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息息相关。
饮食上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优质蛋白、蔬菜、富含纤维的豆类、水果以及粗粮等,保持每样都吃但是每样都不多吃的习惯,让身体可摄入多样化的营养。
30岁: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
➡️ 75岁之前身体健康人 可以继续进行定期筛查。
甲状腺未分化癌也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衍生而来,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占比所有甲状腺癌的5%,一般会在50岁以后发病,也是女性发病率较高。这类型的甲状腺癌恶性程度最高、预后也最差,在患病后一般会迅速侵袭周围组织、器官,很多患者会在确诊后数月内死亡。
即便同为卵巢癌,其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却是不同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就越低,预后越好,生存率相对更高;反之,分化程度越低,肿瘤本身的侵袭能力就越强,越容易发生复发和转移行为,恶性程度也就越高,预后越差,生存率也就相对更低一些。
我接诊的这位患者,65 岁,主诉:反复上腹部胀满不适将近2年半,经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后复发1个月。初诊时,患者精神疲倦,上腹部胀痛不适,口干口苦。舌瘀暗,苔薄白,脉弦滑。
随访复查要根据不同的癌种、不同的分期、不同的复发风险、不同的病人等由医生来综合判断决定。
△ 美国癌症五年生存率(2008-2014年数据) 图源https://www.cancer.org/
(3)胃癌
➡️ 65 岁以上人群在过去10年中定期进行宫颈癌检测且结果正常的人不需接受宫颈癌检测。
下载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如果复发转移了,还有必要治疗吗?癌症复发多数情况下是有必要治疗的,不要一听是复发或转移,就说完了,复发了就肯定没得治了,治了也等于白治。事实上,不少癌症复发后仍有争取临床治愈或长期生存的机会,不能轻易说不要治这种话,先把病情弄清楚了再说。
戒酒、戒烟、多运动、少熬夜……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肝癌的靠谱手段。
多数情况下癌症根治性治疗后的随访复查时间间隔可以大致按照以下时间:开始2~3年每3~6个月左右一次;两三年后至5年,每半年左右一次;5年以后每年一次。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粗略安排,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安排,应听从医生的安排。
近年来上海积极研究和推广癌症筛查适宜技术,组织开展人群筛查,大力推进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