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来问脉姐”栏目等你来!健康医疗类的问题,都能问! 赶快关注我们,扫文后二维码留言:脉姐:我有个问题……”
FROM 白眉夏
那么医学界对于吃蛋白粉能够明显增加白蛋白的临床研究,我们还不知道有没有。因为据我所知,不太清楚有没有,没听说过。
草鱼
哪些人需要低蛋白膳食?
蛋白质粉含有18种氨基酸,合成体内活性酶、抗体、激素等物质,协调胃功能、刺激骨髓造血系统,增加细胞解毒能力,抗感染,减轻病情,促进愈合。
在人体研究中,补充剂量各不相同,但标准剂量范围是 90毫克/天 至 390毫克/天[ 1 ]。
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在40克以下,应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蛋白质尽量减少,甚至主食吃几乎不含蛋白质的麦淀粉。
乳清蛋白做为辅助的营养补充品,要参照每日建议摄取量。
食物
针对癌症患者来说,营养师推荐一下几种食材,价格实惠,还容易购买,是不错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白蛋白的适应证:
动物蛋白来源于禽、畜、鱼类等的肉、蛋、奶,特别是乳制品;
03
手术是肿瘤患者除放化疗外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一般术后1至3天是术后创伤期,肠胃功能亦在逐渐恢复,靠静脉输液与水分来维持生理需求。
在一些人看来,白蛋白成了“起死回生药”,晚期癌症的患者,输点白蛋白,有必要吗?
2015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糙米能够抑制肝脏中的某些氧化过程,并防止随后的氧化损伤。根据另一项研究,糙米中的蛋白质具有保护肝脏免受危险并发症的能力。
因每个人身体情况、年龄、劳动强度不同等,可具体到个人补充蛋白质的量。既然如果那么肿瘤患者呢?是不是就像传言中所说的,每天吃一勺蛋白粉就能够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人们的印象中,蛋白质似乎是“百利无一害”。可是这样的消息却让人感到疑惑:蛋白质对人体究竟有什么样的帮助?过量摄入会不会有危害?哪些人需要补充或者少摄入?今天来聊聊关于蛋白质的那些事。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男性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摄入蛋白质65克,成年女性摄入蛋白质55克可满足我国一般健康人群的蛋白质所需。
这种植物蛋白粉含有极好的铁源。一份豌豆蛋白粉含有高达 35% 的每日铁质。豌豆蛋白粉对素食者或健美者非常有益。重要的是,这种粉末含有的氨基酸蛋氨酸含量略低于典型饮食的典型含量。
蛋白质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全身,从肌肉和器官到骨骼、皮肤和头发。身体不像其他常量营养素那样储存蛋白质,所以身体只能通过饮食获得足够量的蛋白质。
哪些人需要高蛋白膳食?
而在科学上,植物蛋白被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因为它缺乏一种或多种必需氨基酸。然而,可以通过将植物组合在一起来补充这一数量的氨基酸。
03
后营养:经过开胃后,就可以给肿瘤患者饮食增加营养了,比如多吃鱼虾瘦肉和蛋白、蔬果等,亦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营养补充剂,切记不要盲目使用人参、虫草等滋补药物。
《高血糖如何健康饮食?》医学审查人杰西卡·诺里斯 2018年7月15日
相关营养价值上,也是与蛋白质类似,如参与机体构成、代谢,是人体组织修补、更新最主要的原材料,包括人体每个组织,如头发、大脑、神经、血液、内脏、骨骼等多个部位都需要蛋白质,是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白灼基围虾注意几个要点:
近来很火的辅酶Q10,除了被称为“心脏万能药”,还被用于癌症、帕金森病、肝病的辅助治疗,有些卵巢功能不好的女士也会服用,它真能扛起这些“大旗”吗?健康人有必要补充吗?
尽管全球已经鉴定了几种天然形式的辅酶Q,但Q10是在人类、大多数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辅酶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研究最多、有治疗潜力的一种辅酶[1]。
辅酶Q10(也称为CoQ 10、Q 10、维生素Q 10、泛醌和泛癸利酮),是一种由人体自然合成的苯醌类化合物。
它能抗氧化,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但不幸的是,我们体内的辅酶Q10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而且患有心脏病等特定疾病人群的辅酶Q10水平较低[2]。所以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辅酶 Q 10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4 , 6 , 17 ] 。
[1]截图
在作为药物时,用于化疗、放疗后的某些不良反应,比如白细胞减少的辅助治疗、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以用于肝炎治疗,能有助于治疗某些心脏疾病以及偏头痛和帕金森氏病[3]。
某些药物,比如用于降低胆固醇、血压或血糖水平的药物,可能会降低辅酶Q10的作用。辅酶Q10还可能改变人体使用华法林(抗凝剂)和胰岛素的方式[1]。
均衡饮食的健康人群并不缺乏辅酶Q10。随着年龄增长,体内辅酶Q10 水平下降,如果食品来源的辅酶 Q10,不能补足体内辅酶 Q10 水平时可以补充服用。
但难就难在,我们并不知道人体是否缺乏辅酶Q10。因为并没有典型症状,目前也没有明确的体内含量测定方法和服用指征。一般认为辅酶 Q10是安全的,几乎没有副作用。但既然是营养补充剂,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3]。
1.辅酶 Q10 –健康专业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官网
2.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什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网-微生物大百科
3.梅奥诊所官网-辅酶Q10
4.Pepping J: Coenzyme Q10. Am J Health Syst Pharm 56 (6): 519-21, 1999.
5.Overvad K, Diamant B, Holm L, et al.: Coenzyme Q10 in health and disease. Eur J Clin Nutr 53 (10): 764-70, 1999.
6.Hodges S, Hertz N, Lockwood K, et al.: CoQ10: could it have a role in cancer management? Biofactors 9 (2-4): 365-70, 1999.
7.Heller JH: Disease, the host defense, and Q-10. Perspect Biol Med 16 (2): 181-7, 1973 Winter.
8.Baggio E, Gandini R, Plancher AC, et al.: Italian multicenter study on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enzyme Q10 as adjunctive therapy in heart failure. CoQ10 Drug Surveillance Investigators. Mol Aspects Med 15 (Suppl): s287-94, 1994.
9.Feigin A, Kieburtz K, Como P, et al.: Assessment of coenzyme Q10 tolerability in Huntington's disease. Mov Disord 11 (3): 321-3, 1996.
10.Ambrosone CB, Zirpoli GR, Hutson AD, et al.: Dietary Supplement Use During Chemotherapy and Surviv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Enrolled in a Cooperative Group Clinical Trial (SWOG S0221). J Clin Oncol 38 (8): 804-814, 2020.
11.Kaikkonen J, Nyyssönen K, Tuomainen TP, et al.: Determinants of plasma coenzyme Q10 in humans. FEBS Lett 443 (2): 163-6, 1999.
12.Thibault A, Samid D, Tompkins AC, et al.: Phase I study of lovastatin, an inhibitor of the mevalonate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Clin Cancer Res 2 (3): 483-91, 1996.
13.Coenzyme Q10. In: Jellin JM, Hitchens K, eds.: Natural Medicines Comprehensive Database. Therapeutic Research Faculty, 1999, pp 241-42.
14.Ernster L, Forsmark-Andrée P: Ubiquinol: an endogenous antioxidant in aerobic organisms. Clin Investig 71 (8 Suppl): S60-5, 1993.
15.Folkers K: The potential of coenzyme Q 10 (NSC-140865) in cancer treatment. Cancer Chemother Rep 2 4 (4): 19-22, 1974.
16.Folkers K, Osterborg A, Nylander M, et al.: Activities of vitamin Q10 in animal models and a serious deficiency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34 (2): 296-9, 1997.
17.Jolliet P, Simon N, Barré J, et al.: Plasma coenzyme Q10 concentrations in breast cancer: prognosis and therapeutic consequences. 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 36 (9): 506-9, 1998.
18.Baggio E, Gandini R, Plancher AC, et al.: Italian multicenter study on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enzyme Q10 as adjunctive therapy in heart failure. CoQ10 Drug Surveillance Investigators. Mol Aspects Med 15 (Suppl): s287-94, 1994.
19Cortes EP, Gupta M, Chou C, et al.: Adriamycin cardiotoxicity: early detection by systolic time interval and possible prevention by coenzyme Q10. Cancer Treat Rep 62 (6): 887-91, 1978.
20.Folkers K, Brown R, Judy WV, et al.: Survival of cancer patients on therapy with coenzyme Q10.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2 (1): 241-5, 1993.
21.Iarussi D, Auricchio U, Agretto A,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coenzyme Q10 on anthracyclines cardiotoxicity: control study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nd non-Hodgkin lymphoma. Mol Aspects Med 15 (Suppl): s207-12, 1994.
22.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https://www.dayi.org.cn/
23..国家药监局药品库
24..辅酶Q10片 原研药说明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