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蛋白粉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在健身人士中甚至一度成为人人必备的“增肌”食品。那么,蛋白粉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呢?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名女子长期吃蛋白粉查出慢性肾病。”一时间令大家对吃蛋白粉有点迷惑。作为很多人日常补充蛋白质的来源,经常吃蛋白粉是否不健康?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体重60kg的健康成人,每日所需蛋白质的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为0.8-1.0克/kg,蛋白需要总量约48~60克,日常膳食就可以满足每日蛋白质需要量,每天5两主食、1袋鲜牛奶(约300ml)、1个鸡蛋、2两瘦肉、15克豆类、一小把坚果,提供的总蛋白量(约52克)就可以满足人体的需求。
用你的体重(比如50KG)除以你身高的平方(比如1.6*1.6),那么BMI计算出来就是50/(1.6*1.6)≈19.5。
这样计算出来的数值,如果在18.5~23.9范围内,你的体重就是正常的,低于18.5就属于营养不良,高于23.9则属于超重肥胖。
1、高能量
2、高蛋白
3、高脂肪
1、恶心、食欲不振
2、吞咽困难
3、便秘
4、腹胀
5、腹泻
6、肠梗阻
2017年11月的放射诊断报告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QQ群、微信群,分享给更多病友、家属!
视觉中国
2018年1月放射诊断报告
1、适量。
2、营养均衡搭配。
白灼基围虾注意几个要点:
食材准备:
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康复。有条件的话多去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为自己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很好,心情放松也能促进康复。叶先生就经常跟同学相约去农家乐游玩,反正也不需要走路,就当是散心,看看美景心情也会好很多。
02
还有一些患者觉得肉汤很补,在化疗期间就喝肉汤、鸡汤、牛尾汤。实际上肉汤里脂肪嘌呤高,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很少,所以它的营养价值并不是很高,远不如吃肉。
肿瘤复发,无法可治,一度陷入绝境
与普通人群相比,肿瘤患者体内的蛋白质分解更快,合成更慢。这主要是由于肿瘤释放或抑制各种代谢因子,促使机体不断分解体内储存的蛋白质,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能量。肌肉是体内储存蛋白质的主要方式。当蛋白质不能及时补充时,身体会分解肌肉来供给能量。我们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需要肌肉,包括心脏、肝脏、肾脏、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支持人体活动的肌肉)等等。当这些肌肉大量分解时,我们的呼吸、消化、代谢、运动等功能,会严重受损,加重患者病情。
蛋白粉是什么
老年人
无奈之下,我又回到上海胸科医院,开始了放化疗。放疗每天都得做,化疗是一周一次。到1月份治疗结束,总共做了30次放疗、6次化疗,好在肿瘤基本控制住了。
补充蛋白粉要以适量为原则。适量补充就是需要多少补多少。
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从食物中分离,提练,出来的营养物质。这样就解决了胃口差,不想吃食物,又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摄图网
我心里很不情愿做放疗,早就听说放疗很痛苦,有些病人宁愿死都不肯做。于是找到放疗科的医生商量,看有没有别的办法。医生很无奈,话也说得很直接:“现在你面前就两条路,不做肯定死,做了可能还有希望,你怎么选?”保命要紧,我只得同意了。
当然,饮食方面也要加强,但其实,癌症病人到了这个阶段,食欲通常较差,或者也吃不了多少,建议少量多餐,均衡丰富多样化饮食,蛋白类饮食(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当然,牛奶也可以喝,但由于水分较多,也并不是最佳饮食,可以适量饮用。蛋白粉也可以考虑吃。
恶心呕吐的时候,要选择一些不会太甜太油腻的食物,同时也要少吃多餐,吃饭速度慢一点,但也不让患者空肚子的时间太长。另外吃正餐的时候不要喝大量的液体,不要先喝粥或者汤,这样汤粥占据了肚子,患者还没有吃饭就饱了,但汤里面的营养却远远不够。最后患者还可以含姜片或者姜汁,可以抑制恶心。
例如,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使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并可能因此加速其老化和损害。还有,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还可促进钙从骨质中溶解,增加钙的丢失。
安全性研究表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给予2g/kg/d蛋白质是安全的;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急性或慢性肾功能损害,蛋白质摄入不超过0.8 g/kg/d。如果肿瘤患者不能正常经口摄食或摄食不足的情况持续1-2周,应借助肠内营养(EN)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SMP)等,提供包括蛋白质在内的各类营养素和能量。
到上海胸科医院看了专家门诊,医生让我办理住院尽快手术。入院后,做了一堆的检查,CT、B超、骨扫描,脑磁共振……终于等来了手术。那天是3月30号,我记得很清楚,早上头一个进的手术室,午饭前就进病房了。手术很顺利,医生说左肺上叶切得很干净,一个月后看病理报告情况如何,再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蛋白质摄入不足,首先表现为机体抵抗能力降低,机体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袭,引起感冒感染或者发生贫血等疾病,身体会逐渐消瘦,食欲下降,同时蛋白质摄入不足,对精神状态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比如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头晕、头痛,全身乏力。
主任检查后,安排做个胸部CT,再做个脑磁共振。我当时有点纳闷儿,气管的问题怎么要做胸部CT呢?跟脑子也没关系啊。CT报告当场就出来了,医生说左肺上叶有个2.2 cm×2.0cm的结节,周边还长有长短不一的毛刺,问题就出在这里,怕是不好,脑磁共振不用做了,第二天再做个增强CT。这时,我闪过一个念头:会不会是癌?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果然CT报告怀疑是肺癌,同学建议我找个三甲的权威医院看看,小医院水平有限,担心误诊,毕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提心吊胆煎熬了5个月,终归还是不放心,我9月初就去医院复查了,平扫CT发现纵膈上竟然又长了1.8cm×2.0cm的肿瘤。我找到之前做手术的医生,安排二次手术。这次手术后,医生交代必须放化疗,说肿瘤组织已经粘连在气管和总血管上,手术没办法完全清理干净。
直到2017年5月初,我感觉手抬不起来,跟医生说了症状,医生推测可能是肿瘤转移到脑子,压迫了神经,让做个脑磁共振。检查结果没有脑转移,医生又怀疑是颈椎上有毛病,让我再去查查看。知道不是肿瘤问题我也就放心了。但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感觉症状越来越严重,还伴随有低热。早上37.5°,晚上38°,打点滴都没法退烧。后来拍了胸部CT,检查的医生说是肺炎,我把片子拿给放疗科的医生看,医生说这点肺炎不可能引起持续发烧,建议去华山医院的病理科检查,应该能查明原因。几经周折最后做了一个全身的PET-CT,结果显示:肿瘤再次转移,左臂腋下淋巴长了一个6.5cm× 6.2cm的肿块。
第二次化疗时消瘦得厉害,体重不到100斤
第三次复查是在11月28号,做了增强CT,主任边看片子边摇头,说病情发展得很快,来势凶猛,疾病快速进展。我当时就急了:怎么办?再做放化疗吗?医生说如果再放疗可能引起淋巴的肿瘤破裂,流水,人会相当痛苦,因为耐药,化疗也已经不起作用了。之前的基因检测没发现突变,没有靶向药可吃。也就是说现有的治疗方案都不行,几乎陷入了绝境。
记得那阵子去济南看病的时候,从高铁站出来走到打车的地方,中途要歇两三次。最严重的时候,连手背都肿得老高。大便拉不出来,辛苦我老婆,每隔3、4天给我用一次开塞露,实在不行就用手抠,真是难为她了……2月份做了CT,肿瘤还在进展,速度没以前快,但病情相当严重,右肺上叶还长了个长径为8.5mm的结节。
3月2号,我用上了第一支K药。真的是天不亡我,第一针下去不到半个月,手臂就消肿了,等到注射完第二针,肿瘤部位不痛了,我把止痛药也停了,第三针之后,大便就很通畅了,而且每天都能正常排便……
算起来,我用K药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距离用满两年停药还有一段路要走,虽然肿瘤控制得很好,但现在说抗癌成功还为时过早。最近一次CT的检查结果显示有好转,最高兴的是右肺上叶的结节已经消失了,但腋下还有个3.0 cm×2.8cm的肿瘤,左胳膊还有点肿,不能抬很高。但是,一年多的治疗能恢复到现在的状态,我已经很知足了。治疗还在继续,我坚信一定会越来越好。
亲朋好友的鼓励很重要,能支撑患者度过至暗时刻。亲人就是患者强有力的后盾:精神上无条件的支持,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第一次化疗时叶先生感觉很痛苦,人也灰心丧气,朋友们常发信息鼓励他积极治疗:“不求治好但求延长生命,随着时间推移和科学的发展,一定会有好的治疗方法出现。先想办法活下来,活得越长,希望越大。”正是这些话让他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未曾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