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起源于脾脏的良性肿瘤,主要的组织病理成分为不规则非序性增生的血管和淋巴管。在国际肿瘤形态学编码中常见近似的名称为毛细血管淋巴管瘤、海绵状血管淋巴管瘤、血管淋巴管内皮瘤、囊状血管淋巴管瘤等。脾脏的肿瘤样病变在临床中多以继发性常见,例如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转移,或其他部位的上皮样癌变组织转移。原发性肿瘤少见,而脾血管淋巴管瘤更为罕见。
病例资料:
结合病史及上述影像表现,诊断脾脏上极占位,恶性可能性大
比如钡剂灌肠的检查,结肠镜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不主张首选这个检查。但当结肠镜检查遇肠腔狭窄镜端无法通过时,可用钡剂灌肠的检查来显示结肠镜检查未及部位。对于重型或爆发型病例一般不宜作钡剂灌肠检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炎性肠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可能与遗传、饮食过敏、感染、自身免疫、精神抑郁及焦虑等因素有关。
脾脏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现如今,治疗癌症的广告满天飞,很多癌症患者由于对死亡的恐惧,到处求医就诊,甚至相信“偏方”、“秘方”,盲目的治疗不仅导致了过度治疗,最可怕的是,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所以,治疗癌症一定要到正规医院,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治疗。
目前,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不过可以证实的是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胰腺癌至关重要。
肝脾不和证
溃疡性结肠炎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对于一些已确诊的患者,建议一定要进行规范化的治疗、规范化的随访。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应以进食柔软、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有足够热量的这些食物为原则。
有哪些生活方式可以预防胰腺癌呢?
亦可用:当归四逆汤,四神丸合四君子汤。
— 如何预约就诊?—
鉴别诊断:
胰腺的位置很特殊,位于腹部左上方,前面有胃,周围有肠子等器官掩盖,如果出现病证,就很容易被误以为是肠胃病。原因有两个:
鉴别诊断:
某些形式的白血病可能迅速恶化,比如一个人可能突然生病,看起来好像得了流感;还有一些形式的白血病可能要历经几年的缓慢发展才出现症状。
但正是因为对这种问题的不重视,以及根本找不到原因在怀疑胰腺癌之前很可能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主诉:进食后腹胀2个月,腹痛20天
溃疡性结肠炎检查有哪些?
医学博士
参考资料:
溃疡性结肠炎会癌变吗?
其实,癌症并不可怕,比癌症还要可怕的,是过度治疗。过度治疗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带来多余的创伤,也会耗费患者巨大的财力,可以说,在某些时候,过度治疗比癌症还要可怕。
关于溃疡性结肠炎,我们还说过:
溃疡性结肠炎有癌变的可能,特别是那些病程比较长的,一般是超过十年以上的患者;还有病情反复发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控制的患者,这类患者有癌变的风险,而且它的可能性也比规范化治疗、随访的那些患者会高一点。所以我们建议,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这类患者,应该要配合医生,依从性要好一点,要进行规范化的治疗、规范化的随访,不要盲目的自己停药,这有可能导致病情容易复发、持续的复发、得不到控制,这种癌变的风险可能性会相对高一点。
04
“前列腺癌是一种懒癌,发展都很缓慢,只要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就不会耽误治疗。”
其实溃疡性结肠炎症患者的生命周期,我们不能确切的说他到底能够活多久,但是对于轻型的患者,通过规范化的治疗,规范化的随访,这一类的患者跟我们正常人的日常生活几乎是没有什么异常的。
B、 D PET/CT融合图像,肿块代谢异常增高。
MR:平扫有三种信号,呈T1WI和T2WI低信号,肿瘤内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近似血管瘤表现;肿瘤信号混杂,近似血管肉瘤表现。增强三种方式:无强化;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及延迟期充填;明显不规则结节样强化。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一、白血病
血常规异常是发现白血病的第一迹象。当白血病癌细胞阻止正常血细胞生长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比如:
1.让你经常生病,恢复得也更慢。发烧和夜间盗汗也很常见。
2.癌细胞可能开始在你的扁桃体、肝、淋巴结和脾脏等部位生长,并引起肿胀。
3.你可能会在腋下或颈部摸到肿块。
4.哪怕只吃一点东西,就产生很强的饱腹感。这也可能是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5.意想不到或不正常的体重减轻。
6.当癌细胞在骨髓内生长时可能会引起骨痛。
7.当身体没法生成足够红细胞时,就会发生贫血,导致头晕、疲惫、胸痛和皮肤苍白。
8.当身体没法生成足够血小板时,就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比如,一个小伤口出血量比往常多,经常流鼻血,严重时可能排黑便,出现皮肤红点(因血管破裂引起),牙龈出血等。
二、多发性骨髓瘤
1.多发性骨髓瘤可能会引起高钙血症,导致意识混乱、便秘、食欲不振、烦渴、过度利尿、腹痛、恶心,还可能导致脚踝肿胀、皮肤瘙痒和呼吸短促。
2.多发性骨髓瘤的另一个常见症状是引起长期的骨痛。疼痛通常发生在背部和肋骨。随着时间推移,骨头会变得脆弱和稀薄,容易骨折。脆弱的骨头会引起双腿疲软、手臂刺痛,以及肠道和膀胱失控。
三、淋巴瘤
1.淋巴结肿大;
2.腹股沟、腋窝或颈部可能出现肿块;
3.可能经历胸痛、腹痛、腹痛和呼吸短促;
4.可能引起脾肿大,导致饱腹感或者肿胀。
5.饮酒会导致肿大的淋巴结疼痛;
6.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疲劳,发热,盗汗和皮肤瘙痒等。
2017年,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将近9人是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的死亡率也高达8/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恶性肿瘤第10名。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对于胰腺癌高危人群来说,更要学会预防。
一、三高三低。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了2020年全世界最新的癌症数据,发现我国新发的胰腺癌患者数量可以达到12.5万人。
而胰腺癌的死亡人数甚至达到了12.2万人,位居第六。
二、为什么胰腺癌很难治疗?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腺体,可以分泌很多胰腺液,当然,它的体积仅次于肝脏。
三、该怎么筛查?
1.首先是年龄,40岁以上很重要。
2.因为有遗传可能,所以在亲属中有胰腺癌患者的人更应该小心。
3.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以及高蛋白饮食的人。
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特别是胰管有结石的时候。
四、预防是关键。
1.别抽烟,别喝酒。
2.清淡饮食,少吃那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3.多吃蔬菜,水果。
4.每周三次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1]李慧超,王宁,郑荣寿,张思维,陈万青.中国2010年胰腺癌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03):163-169.
[2]王理伟,陈栋晖,李琦,楼文辉,夏廷毅,潘宏铭,王俭,张智弘,白永瑞.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9(04):35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