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相信大家都有遇到过,患上咽炎,喉咙就会非常难受,有时还会咳个不停,影响身体健康、生活状态等多方面。
对于咽炎,有患者向我咨询过,说:“有好长时间感觉咽喉部有异物感,不在意的时候没有感觉,但在意的时候,感觉比较明显,别人吓唬我说是食道癌之类的癌症,很担心,这怎么判断是咽炎,还是食道癌?”
亚硝酸盐在腌制类食物中含量比较高,发霉变质的食物中有黄曲霉素。因此,饮食也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饮食方面,我们要避免吃过烫的食物、抽烟喝酒、腌制食物。
如果摄入这种过烫的食物,就会导致口腔黏膜以及食道黏膜受到刺激出现损伤的情况诱发癌变的风险,所以生活中还是要注意减少一些过热的食物摄入。
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1、吞咽异物感不同。
2、发病原因不同。
3、发病的位置不同。
4、病变性质不同。
首先,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情发展的程度。根据医生的指导去指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措施,这是治疗食道癌的唯一措施。其次,在生活中要好好保护自己的食管,我们所有的饮食都需要经过食管,先经过食管再进入胃部,在日常吃饭要注意细嚼慢咽,吃饭太快的话食物没有咀嚼充分就进入食管内,会给食管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刺激。除此之外,要注意吃饭要吃温热的,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喜欢吃滚烫的食物,这对于食道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在日常要保证身体摄入均衡的营养元素,因为身体内的某些微量元素含量不足也很容易会引起食道癌的发生。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建议在生活中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饮食的摄入要多样化一些。保证身体可以摄入足够多的营养元素,不要偏食挑食,这对于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除此之外,在生活中还可以适当的喝一些绿茶,这对于防癌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食管癌我国的发病率虽然比不上肝癌、肺癌,但因为症状不明显,易与食管炎相混淆,所以大多数患者一发现就到了中晚期,预后很不好。所以预防食管癌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把它和食管炎区分开来,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首先,病因不同。食管炎主要是在患者的食管黏膜深层组织或浅层组织受到了异常刺激,使食管的黏膜发生充血或水肿而引起的一种炎症;而食管癌的病因是比较多的,它跟遗传、食管疾病、抽烟酗酒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次,症状差异。食管炎最主要的症状是吞咽疼痛、胸后骨疼痛难忍,病情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食管的狭窄或者食管痉挛,这些表现和食管癌在某些时候是比较相似的,但是最大的一点区别是食管炎是不会有回流的现象,而食管癌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时,还会有反流的情况。
最后,治疗效果不同。食管炎与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也有很大差异,食管炎是一种简单的炎症,吃一些消炎药或者进行一些抗菌治疗,症状就会有所好转;食管癌是癌症,想要完全治愈很难,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治疗才能使病情得到控制。
1、X线钡餐造影
2、食道黏膜脱落细胞学检查
3、胃镜检测
4、影像学检查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营养不良与食道癌有关系。蛋白质缺乏会出现食管粘膜增生,容易恶变;脂肪缺乏时有碍必须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影响健康和降低免疫功能。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因烹调中常破坏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提倡饮茶,绿茶能防癌,并对心血管病等有利。但不主张豪饮,最好是"品尝",要少量多次有效地饮用。
但也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所以郑大哥平时饮食也是经常狼吞虎咽,吃完了就赶紧开车,有时候一碗刚煮出来的面条也是很快直接吃完,甚至有一些坚硬的食物,也不会充分咀嚼就咽下。
这也是由于食道癌问题产生,肿瘤促使咽喉部位出现莫名的干燥以及紧缩的感觉,所以千万别忽视了,这种现象也是要及时就医,避免食道癌问题产生,发展到晚期难以治愈。
但殊不知这三字却是食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咽炎用药时,症状会有所缓解;
一般说,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只能耐受50℃的温度,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如果马上就吃下去,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黏膜。如果经常损伤食道等部位的黏膜,容易诱发食道癌变。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轻微、短暂,间断或反复出现,甚至间隔几月发生一次,进展缓慢,容易与其它消化道疾病混淆,很少引起重视。
《生命时报》发表的数据显示,约有60~70%的中国人有不同程度的咽炎,其中慢性咽炎的发病率达到了30~50%,该数值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患上食道炎的时候,进食固体或者是流质食物,甚至是咽唾沫的时候也会有梗塞感,很难下咽;而食道癌则是逐渐的发展,先是吞咽固体困难,而后是吞咽半固体困难,到最后甚至是连水也很难咽下,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影像学检查一般是指胸部增强CT,以明确肿瘤的大小和范围,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必要时也可考虑全身PET/CT,以明确是否有肿瘤远处转移等。
5)手术后病人,其癌灶周围有广泛的上皮细胞增生转变, 即癌前期病变。手术后复发,往往都是这些上皮增生病灶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癌变,所以,手术后病人也属于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
发病原因不同
每年一次的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至关重要的手段。
这种胸部的疼痛,一般出现在胸后骨部位,特别是在吃东西的时候,疼痛更加剧烈,这是因患者的食道牵扯到胸部引起的,痛感犹如灼烧或针刺一样。
食道癌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化学病因、生物性病因、身体内部缺少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也可能与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半个月后,老赵觉得吃东西时越来越难以下咽,食欲下降了很多,整个人也消瘦了不少。后来甚至还会后背疼,整夜睡不着。老赵只好请假到医院检查。
根据世卫组织下属的IARC在2018年9月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全球食管癌每年新发病例57.2万,死亡50.9万,而无论是新发病例还是死亡病例,我国都占了55%左右。
2015年全国男性食管癌发病占主要恶性肿瘤比例为8.23%(2014年为8.77%),位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5位;
全国女性食管癌发病占主要恶性肿瘤比例为3.88%(2014年为4.29%),位列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8位。
而死亡率数据统计:2015年全国男性食管癌死亡占主要恶性肿瘤比例为9.26%,位列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第4位;
全国女性食管癌死亡占主要恶性肿瘤比例为5.94%,位列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6位。
一、食管内异物感
二、咽部干燥感和紧迫感
三、吞咽梗噎感
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留感
五、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
六、胸骨后疼痛感
一、发病年龄不同
二、发作诱因不同
三、吞咽性质的不同
四、伴发症状不同
五、用药效果不同
一、有消化道症状者
二、慢性食管炎伴不典型不增生
三、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
四、不良生活习惯
五、隐血试验阳性者
六、高危年龄组和高发地区
45~65岁的中老年人发病机会最大,占67.3%,是食管癌的高发年龄。
七、高发地区
八、食管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
一、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二、X线钡餐造影
三、金标准:内镜检查
一、远离亚硝胺与霉菌
二、禁烟限酒
三、改善营养不良
四、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患食管癌的病人常缺乏铁、钼、锌、锰、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B2、C;阿司匹林能防此病,故高危人群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补充相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药物来预防。
五、忌吃粗、烫,细嚼慢咽
六、积极诊治一般食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