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hpv主要预防哪种癌症,以及高危型hpv16是癌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能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的癌症。HPV疫苗是...
HPV疫苗是现在女性朋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的很多女病人也都在问我这个事。最近全国多个城市启动了HPV疫苗免费接种计划。得了风湿疾病能不能打HPV疫苗?什么时候可以打?应该打几价的疫苗才合适?HPV的全称叫做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宫颈癌唯一的诱因。
感染HPV之后,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女性发生宫颈癌的几率明显高于没有感染病毒的人群。风湿免疫科的患者往往伴随着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也都可以导致患者的抵抗力差,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感染,特别是红斑狠疮的患者。
所以建议接种HPV疫苗对于狠疮患者更是强烈推荐接种,男女都可以。应该由专科医生先进行病情的判断,优先选择在风湿疾病稳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但HPV疫苗只是一种预防性疫苗,没有治疗性。
接种疫苗可以让身体产生一定的抗特定病毒亚型的抗体,能够有效的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例如酒驾疫苗就可以预防9种HPV病毒感染,但并不能覆盖所有的病毒,完全杜绝宫颈癌的发生,更加没有治疗效果,不能清除感染者身上已经存在的病毒。再者,HPV疫苗的保护效率并非百分之百,像所有其他疫苗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效率逐渐下降。所以打了HPV疫苗并非一劳永选。即使接种HPV疫苗,还是很有必要定期规范化筛查宫颈癌。
宫颈癌作为目前唯一能够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的癌症,疫苗的普及还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味神话疫苗的作用就大可不必了,早筛查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而风湿患者在疾病稳定期推荐接种HPV疫苗,对于红班狠疮更是强烈推荐。
您记住了吗?我是风湿敏医科彭医生,感谢您观看我的视频,请点赞关注医生,风湿病人。
「病例分享」宫颈癌的元凶——第一杀手之HPV16
【导读】两次锥切两次宫颈病变皆因HPV16,一个致癌率极高的病毒,一个已经明确的宫颈癌的致癌因,希望女性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
【性别】女
【年龄】43岁
【居住地】内蒙古
【主要症状】下腹痛
【治疗方案】微创热凝杀毒剥脱术
【病史】
患者2012年2月因宫颈CIN3级行锥切术,术后的病理检查报告单显示:(宫颈1-12点)CIN3级累腺,外侧切缘均可见CIN1级,5点CIN2级,6点CIN1级,8、11点CIN3级累腺,切缘均未见CIN。术后定期复查TCT及HPV未见异常。
2015年底检测hpv,提示高危型HPV16阳性,进一步阴道镜检查活检,2016年8月01日病理检查报告显示:宫颈3、9点处慢性宫颈炎,上皮点状CIN1级,6点处慢性宫颈炎伴潴留囊肿,12点处慢性宫颈炎,颈管粘液及血凝块中见颈管粘膜,增生期子宫内膜及鳞状上皮条索,其中小块鳞状上皮CIN3级。与2016年9月底再次锥切,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为:(宫颈锥切标本)慢性宫颈炎,部分上皮缺失,伴纳囊形成,“宫颈4点”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伴累及腺体,各切缘未见病变残留。2017年10月TCT显示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中度炎症)。
2018年6月底复查HPV16阳性,TCT检测为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轻度炎症),2018年7月底病理检查报告诊断为:3 6 9 12点慢性炎,符合HPV感染改变。
患者于2018年8月11日前来就诊,12月HPV分型检测为阴性。
【医言医语】
按常规来说单纯感染的情况下我们一般需要观察其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否会持续感染造成病变,二:是否可以自动清除。其实这也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感染hpv病毒后,我到底会不会病变和癌变?也是患者特别想从医生嘴里得到的准确答案。说句大实话,医生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属于可以自动清除的?还是会发生病变的?目前有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以作为评估其未来发展方向的辅助依据,通常情况下,前期我们不会做过多的干预治疗,但是针对每个个体情况,我们要单独分析。
该患者两次锥切后宫颈所剩无几,在第二次查出病变时,包括其家属在内都提出了手术治疗的要求,后收入他院进行了第二次宫颈锥切术,术后复查依旧HPV16呈阳性,其持续感染的状态使患者的心理负担非常重,始终感觉自己背负着一个定时炸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CIN3级和原位癌中,16型的出现率最高,随后为18、52、58、33和31型。
而该患者的反复发生病变,多半与其爱人未进行病毒检测有关,hpv是外来的病毒,不是我们身体自身产生的,那么如果爱人一直携带病毒,则很容易通过性生活再次感染到女性,形成我常比喻的“乒乓球”传播。患者两次宫颈病变、两次锥切手术、HPV16持续感染、六年多的时间长期随访、病变再病变,以上的几个关键词,已经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患者的煎熬。当换回健康的那一刻患者也卸下了一个严重的心理包袱,希望她能轻松上路,余生安好。
【相关检查】
转载请注明作者:北京地坛医院刘彦春,否则谢绝转载。
新浪微博:地坛医院刘彦春
刘彦春,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法医鉴定组性病专家,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成员,北京首批256位医学科普专家。研究领域:性传播疾病(尤其对HPV病毒感染造成的各类尖锐湿疣和宫颈疾病)、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艾滋病、常见皮肤病。
女人注意:预防宫颈癌,接种这一种疫苗就行了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癌症,也是我国15-44岁女性中的第二大高发癌症,在全球范围内,每两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宫颈癌。据了解,绝大多数的宫颈癌都和HPV病毒感染有关,因此也有人说,宫颈癌是唯一可以注射疫苗预防的癌症。可已经有性生活再接种宫颈癌疫苗还有用吗?
HPV疫苗为什么能预防宫颈癌
HPV病毒,中文名为人乳头状瘤病毒,是某一类型病毒的统称。HPV中的40种可以感染生殖器部位,部分种类具有引发宫颈癌的很高风险。
而HPV疫苗则是用病毒的外套所制造成的疫苗,以四价HPV疫苗为例,主要成分为衍生自第6,11,16,18型人类乳突病毒的非活性蛋白。另外含有氯化钠、L-组胺酸、硼化钠、注射水等。
HPV疫苗可有效预防HPV的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病率。除此之外,疫苗还可有效预防外阴癌、咽喉癌、生殖器官湿疣(尖锐湿疣)等相关疾病。
什么时候适合注射宫颈癌疫苗?有性生活后注射还有用吗?
一般认为,注射宫颈癌疫苗的最佳时间是在女性有性生活之前,因此,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建议疫苗的使用年龄是9-26岁、无性生活史的女性,不少资料认为,9-16岁的女孩是宫颈癌疫苗的最佳接种人群。
那么如果女性已经有性生活,甚至年龄已经在26岁以后,注射宫颈癌疫苗还有用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刘继红教授在此前采访中表示,虽说有性生活后注射宫颈癌疫苗效果会降低,但为了预防宫颈癌,即便不符合最佳注射条件,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还是有必要的。国外的临床试验发现,有过性生活之后再去接种疫苗,并不是没有效用,但是效果没有那么好。不过,即使有了性生活的女性也应该去接种疫苗,因为即使体内已经感染了HPV病毒,进行疫苗接种的话可以防止再度感染,对宫颈癌的预防还是有作用的。
刘继红教授还提醒,有性生活的女性在注射宫颈癌疫苗时还应先行检测有否存在HPV的感染,“如果开始了性生活,可能已经感染了HPV,这时候即使接种疫苗,也不能清除已有的感染,只不过是预防你再感染而已。当然,如果16型和18型都已经感染了,就没必要注射2价疫苗了。”
关于疫苗安全性问题,刘继红教授认为女性不必担心,宫颈癌疫苗不会产生严重副作用,注射基本是安全的,“皮疹、红痒等反应是注射任何一种疫苗都可能有的,但发生率不高,而且是一次性的局部反应。即便出现发烧等的全身性反映也是短期并可进行积极处理的。宫颈癌的疫苗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大部分都不是疫苗本身的抗原引起的,而是疫苗中用来提高抗原效价的佐剂造成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