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可以检查出癌症吗(抽血能查出癌症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抽血可以检查出癌症吗,以及抽血能查出癌症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验血就能查出癌?远远不够,这4个项目也很关键

癌症越来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定期体检成为人们防范癌症最常见的手段之一,血液检查是体检中的常规检查之一,也是极为关键的一项,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人体的健康情况,那么验血能查出癌么?哪些手段更有效?

血液检查是确诊癌症的标准之一

对于癌症这类病情复杂的疾病而言,血液检查只是确诊癌症的标准之一。因为,不同的癌症情况意味着其器官系统表现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仅仅依赖这种检查很难确诊癌症。

但部分癌症还是可以通过验血检查出来的,例如,被称作“血癌”的癌症就可以通过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增减直接判断。若白细胞剧增,而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就基本可以判断是白血病。

仍需要更多辅助检查

依靠某一项检查就能确诊癌症,这种说法在医学上并不严谨,虽然验血可以查出部分癌症,如血癌等。

但仍然有很多癌症无法通过验血查出来,需要再做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如CT、B超和X线等。当然,为了提高确诊率,还需要专科医生进一步的评估和分析。

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癌症检查还需要哪些检查项目进行辅助呢?

B超

我们通常可以听到的声音称为声波,频率在50—10000赫兹,而在20000赫兹以上的声波,人耳听不到,叫作超声波。B超就是运用这种超声波,它能够向一个地方传播,遇到障碍时后就能产生回声。不同的障碍物,导致出现不同的声音。这一特征帮助我们把回声收集并呈现在屏幕上,以此了解物体内部结构。

B超检查,其运用范围很广。借助B超,人体内脏各种切面的清晰影像都可以获得,包括肾脏、肝脏、卵巢、膀胱等器官的腹盆腔内的器官健康状况。通过多普勒成像技术,观察出体内器官是否发生病变或肿块,了解是否有出现肿瘤的可能。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运用X光,这种穿透性极强的电磁波进行的,它穿过密度不一的物质时,透射出的光线强弱也不一致,将这些信号接受到显示器上可以成像。

医生可以通过X线穿透人体的各个器官时,透射出的光线强弱信号进行结果判断。对于癌症而言,X线检查主要用于肺癌的筛查。对于常年抽烟的老烟民而言,每年对肺部进行一次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内镜

内镜是一种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等装置的检测仪器,它通过身体的孔洞进入人体之后,再通过图像传感器和光学镜头等装置,将X光所无法反映的病变状况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显示,从而观察器官有无发生癌变的可能。这种检查方法安全性高且能清晰观察到病变的情况,常用于胃癌的检查。

此外,在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检测上,它运用的最为广泛。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肠胃器官是否出现癌变。对于患有较长胃病历史,有胃癌家族史,出现便血等恶劣病症表现的人,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内镜检查,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CT

CT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他通过X线束对人体某个部分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探测器接收X线后会转变为可见光,光电转变成电信号,经过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最后进行计算机处理。

它可以诊断神经系统病变一类的病,如颅脑外伤、脑梗塞、先天畸形等,心血管系统等疾病,包括心包肿瘤和心包积液的诊断,还有胸部、腹部、盆腔、肝脏和骨、关节等病变。与超声图像比,这种图像更清晰,检查和诊断准确率更高。

癌症筛主要项目是什么?抽血化验和影像检查,缺一不可

随着人们防癌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愿意通过主动做一些检查,来防范于未然,预防癌症的发生发展。那么,多种多样的检查项目都有什么样的作用?抽血化验在防癌筛查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抽血没用?它对查癌来说有两大用处

抽血检查虽简单,但有效,它在防癌筛查中有两大方面的作用。

一是,为防癌筛查提供辅助参考

通过抽血化验,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为防癌筛查提供辅助参考。肿瘤标志物是指由癌细胞分泌的,或者癌细胞坏死后释放的一类物质。它包含多种物质:AFP,CA125等。AFP在反应肝癌上,特异性可高达80%多。但这也意味着,肿瘤标志物的可靠性并非是绝对的。也就是,肿瘤标志物出现异常并不一定有癌症的存在。某些炎症和息肉等也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同时,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能保证无癌症存在。因此还需要借助其他医疗检查,进一步确诊。

二是,直接反应功能问题

抽血化验的防癌筛查的作用二是:通过抽血化验,可反应心肝脾等多个器官的整体功能。我们要知道,当癌症发病时,不仅只是对局部组织有影响,还会通过癌细胞的转移扩散,对其他组织器官造成损坏。当转移到肝脏时,可在抽血化验中提示转氨酶异常。癌症患者多有身体消瘦,贫血的症状,这些都可通过抽血检查显示出来。

虽然抽血检查可以简单高效,但这仅是辅助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癌症的确诊还需要通过其他医疗手段进一步明确。影像学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影像检查是查癌不可缺少的一环

许多癌症的发现和诊断都需要借助影像学手段。例如肺癌,肝癌需要借助ct等,通过初步观察,可大致评估肿瘤的范围,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除ct外,还包括b超。b超检查在诊断生长在子宫里的和乳腺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普通体检中的x光,可帮助我们观察肺部的情况,发现较大的病变。

除了借助影像学这一重要的检查项目外,不同的癌症有其相应的检查项目,可帮助人们从多方面综合分析诊断。

不同的癌症检查项目不同

不同的癌症根据生长部位的情况,可选择不同特异的检查项目。

例如诊断肺癌可以借助痰培养,若癌细胞脱落入痰液,通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直肠癌患者最直观的观察手法是肠镜,但是做肠镜需要饮灌肠液,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于此类似的还有胃镜。此外,有些癌组织为了区分良恶性和分型,需要做活检,即取一部分癌组织拿去做病理检查。

滴血验癌可提前发现五十多种癌症

科技日报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30日报道,美国科学家使用4000人的血液样本,开发出一种新的验血方法,可在癌症症状出现之前准确鉴定出50多种癌症。更重要的是,该方法还能识别出12种特别危险的癌症,包括通常到晚期才能诊断出的胰腺癌。

全球有很多团队正殚精竭虑开发可识别癌症的血液检查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称为“液体活检”。在最新研究中,美国癌症治疗公司“美国肿瘤”(US Oncology)的研究人员米歇尔·赛登及其同事基于对垂死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DNA进行测序,开发了几种验血检测癌症的方法。

该团队发现,在大约一百万个位点寻找甲基化模式在筛查癌症方面最有希望。甲基是细胞添加到失活基因中的化学标签,癌细胞都具有异常的甲基化模式。

研究人员用1500名癌症患者和1500名未进行癌症诊断的人的血液样本来训练机器学习系统,然后使用该系统分析了650例癌症患者和610例非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

结果表明,机器学习系统在鉴别出癌症方面的特异性为99.3%,这意味着仅0.7%的非癌症患者被误认为罹患癌症。塞登说:“特异性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不希望对健康的人发出错误的预警信息。”

而真正的阳性率——检测到癌症的比率取决于癌症的恶化程度。对于12种最致命的癌症来说,第一阶段的真实阳性率为39%,第二阶段为69%,第三阶段为83%,第四阶段为92%。而对于所有类型的癌症来说,相应的比率分别为18%、43%、81%和93%。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更大范围人群身上验证这一方法。

发表本研究论文的杂志的编辑、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的法布里斯·安德鲁说:“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是开发易于使用的筛查工具的第一步,提前发现癌症风险,每年可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总编辑圈点

癌症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现在也有一些肿瘤早期筛查技术,但覆盖种类少,而且精确度不够,也昂贵。随着基因测序和机器学习两种技术的成熟,肿瘤遗传物质的蛛丝马迹终将逃不过医生的法眼。等到一滴血就能准确诊病,癌症筛查就会纳入日常体检,肿瘤对人的杀伤力就会大大减弱,这对于我们所有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是一大福音。